炒鞋風復燃:耐克“閃電倒鉤”被炒到3萬多一雙
王長樂
自新疆棉時間發生以來,國潮產品就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而炒鞋客這個群體也越來越龐大,不僅對國產品牌大肆進購,也將觸角伸向了海外頭部品牌。
這些代工廠有著很大的規模效應,不僅單位產出的成本低,還能合理優化產能配置,使得空間地理布局和上下游產業協同上有更大的進步;而對于品牌制造商來說,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豐富其功能屬性,才能構筑起自己品牌的護城河。
Chloe Zhao
10 年前炒股、3年前炒幣、今天炒鞋,為了奇高的利潤,無論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還是投機倒把的生意人,如今都擠破腦袋想進入炒鞋圈。鞋子已經不是鞋子,它甚至早已變成了一個金融產品:不少APP推出了行情圖、買賣實時報價等信息,更有甚者根據24小時交易額編制了炒鞋三大指數:“AJ指數”、“耐克指數”和“阿迪達斯指數”。炒鞋者買到鞋只是第一步,用什么價格拋出球鞋,在什么平臺上交易最好,鞋的買進買出跟股票一樣,有著眾多講究。
“鞋圈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一個東西到底是否能用來像炒股一樣炒、不斷的吹捧,還是需要看它本身的基礎價值。無論是買房還是買股票,都能擁有一定價值的物品或權利。而炒鞋呢?相當于買了一堆成本幾百塊錢不到的布和橡膠。事實上,這種價格泡沫隨時可被戳破。例如,炒鞋人的投機行為,使得鞋價劇烈波動;如果平臺出現問題,炒鞋者可能面臨鞋財兩空的慘狀,等等。
從行為經濟學理論上來講,在投資上,一家公司的股價或者房地產行情如果長期上揚,投資者可能表現為“熱手謬誤”,認為股價或房價的走勢會持續,“買漲不買跌”。然而,這就是導致雷曼兄弟、貝爾斯登等華爾街著名投行倒閉的原因。大量普通人為了眼前的利益,放棄炒股炒幣,加入炒鞋市場,一旦泡沫支離破碎,大資本、莊家收割韭菜時,結局必是一地雞毛。一方面,廣大消費者需保持理性,鞋企應該以身作則、積極引導;另一方面,炒鞋熱度已久,還需監管方“該出手時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