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爆火,36所“雙一流”超額完成招生計劃
張國防
強基計劃的初衷,是想著正態分布中,尋找在基礎學科中有天賦、有興趣的學生,夯實科學大廈的地基和底座,比如數學、物理、化學、哲學、歷史等......
不過的,現實操作過程中,還是延續了出人頭地的認知范疇,為他人而學,為生活而學,現實話術的關鍵詞中被畢業后的工作、職業、生活、辛苦與否、工作強度是否大等占據,由此存在著諸如低分進名校等精致的投機報考等......
參與其中一定比例的學生們一定程度上難以Back to Basics Tour,獨立思辨自己是誰,自己要做什么......
當然了,強基計劃的設計,也是源自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奇點的內核也并非是個人的天賦釋放......
工業時代、數字時代的價值增加值,已然早就不是古典經濟學中基礎勞動價值論界定的價值,價值增加值皆來自于基于基礎學科的原生創新。
無論是創意創新創業的開創者領頭羊,還是跟隨著這樣的大船前行的水手,無論是核聚變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生物技術,還是新材料、新機床、交叉工程、新型生產協作,皆來自于對物理、數學、化學、生物等的理解之上的原生性創意范疇、建構、算法......
比如字節頭條的算法,比如納微科技、華大基因、百濟神州、利為惠德、商飛航電、藥明康德、僅一智造們......
想起來經濟學這一學科的歷經。經濟學剛剛誕生時候,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是業余經濟學家,不管是英國的亞當·斯密,還是法國的薩伊、巴斯夏。那時候大學里也沒有經濟系,政府也沒有開辦經濟研究和顧問機構,要搞經濟學研究,就得自己先給自己找到飯碗。自己解決了生活問題,才能談得上研究經濟學。
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正是這么一個典范。
李嘉圖并沒有正兒八經地上過什么學,他那作為證券經紀人的父親帶他耳濡目染,請了些他喜歡的家庭老師,12歲的時候把李嘉圖送到荷蘭,當時全球商業最發達的地區,兩年后回到英國,開始跟著他父親在證券所里穿梭......
27歲時才第一次讀到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37歲發表他的第一篇經濟學論文。隨后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在他14年短暫的學術生涯中,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著作、文章、筆記、書信、演說。其中,181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最具盛名。
李嘉圖的著作不像斯密那樣結構嚴謹,行文沒有斯密那樣流暢,詞句也不如斯密那樣華美,但《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以更為精煉的理論架構,更加貼近現實的語言與例證,全面論述了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行機制,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辟出專章,集中討論了國際貿易問題,提出了著名的比較優勢貿易理論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過程中,得到了英國當時著名學者、功利主義的創始人詹姆斯·穆勒的無私幫助。搞經濟學還得學會研究問題,尤其得學會寫文章。對于沒有好好上過學的李嘉圖來說,這方面的訓練是痛苦的,但又是絕對必要的,否則,我們也不會看到他那11大卷著述了。
就這樣一個人,成為了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完成者,古典學派的最后一名代表,最有影響力的古典經濟學家。
不過,無論怎樣,強基計劃總是個好的開始,初級階段蘊含著未來在望,任重而道遠......
===
田律師
國際競爭中人才是關鍵,而所有人才中基礎科研類是核心,很多高校開展強基計劃選拔,就是為了把有天賦的學生選拔吸引到基礎科研領域,而不像之前都一頭扎進金融、互聯網這些所謂的高薪專業。
機會的均等并不意味著結果的均等,教育資源分配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招生名額被一些教育集團名校壟斷,同時很多高校也推出所謂本碩博連讀,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畢竟不是成績越好的學生就越適合從事學術研究,或者就一定習慣沿著某個方向一直研究下去,真正重要的還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