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動輒上億,背后有一套特殊的房產邏輯
2021-08-23 18:3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在以北京、上海等為代表的城市里,那些名人曾居住過的經典老建筑,或被認定為歷史文物,供大眾參觀游覽,或被私人持有,輾轉流傳。近年來,這些名人故居在市面的交易大多價值不菲,動輒數千萬上億元。房子本身所處的地段位置、保留情況、是否是優秀歷史建筑、是否有名人居住過、文化價值幾何等因素都會左右房子的價值。 | 相關閱讀(第一財經)
50
東晴西雨
說到名人故居,我們馬上就能想到“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某某故居博物館”……而現在只要有錢,你還能跨時代和名人一起“同食共寢住一起”……不過,名人故居真的能被私人拍賣嗎?拍賣到私人手里會不會對故居有所破壞?
名人故居是一種歷史建筑,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但是正如這次拍賣的貝聿銘故居屬于私人產權,都沒有列入保護文物。那么,屬于私人產權的名人故居到底應該怎樣保護?在我看來這種被拍賣的故居,相當于“文物認養”,通過購買來合理保護,希望新業主可以善待貝老的故居。
這幾年,一些名人故居淪落成大雜院,冷清頹廢的情景讓人扼腕嘆息。我的理解,歷史建筑是國家資源,就像文物一樣,不是一般住房,是否應該列入保護文物,應當盡早著手。倘若放任建筑產權人自由出讓,見錢就賣,必然產生一系列的保護難題。
25
Chloe Zhao
名人故居動輒售價上千萬及上億,除去地段優越,不乏名人效應帶來的溢價之嫌。不過,“與清風明月為伴,與文人雅士為伍”,買家能觸及名人的氣息,買賣內容合法,就沒有什么可引發非議的地方。
?
不過,除去價格層面,名人故居應該對社會起到更多的示范作用,故居老宅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人文價值,不應因出售而滅失。這就涉及到買家買下后如何對待故居的問題。買家往往不一定具有文物保護情懷,作為社會資本,更可能以商業利益出發考慮,這就需要主管部門的后續介入。
?
此外,除去商品化、“購買式保護”,保護名人故居是否還有其它途徑?是否可以在不流向市場的前提下,通過政府合理的價值商業轉化,籌集修繕開支?對于私人產權的歷史建筑如何買賣交易及保護,相關法律應當盡早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