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罕見批評“雙碳”工作:有地方、企業"跑偏"
石景山辛芷蕾
碳中和、碳達峰是被蓋章的未來重要發展點,有了指示自然就會有人應和。概念的大指標還沒出來,很多單位的內部指標考核就已經出來了,以大政策方向為目標的公司,大多就是為了響應而響應,為了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的門面。
文中提到的“跑偏”措施,不能用摸著石頭過河來解釋,他們連岸在哪里都沒搞清,難怪發改委要站出來批評。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無法將碳中和貢獻功績計算到每一個組織頭上時,似乎陣仗越大出的力越多。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方向不對,出的每一分力都是在往反方向拉扯。
碳中和如今還在起始階段,不如設立一個指標,評估每項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這個指標就是未來要完成的一長串零前面的“1”,這個“1”立不住,后面再多的動作,也可能只是樣子貨。
黃天億
一方面是追求經濟的增速,一方面又是節能減排和雙碳目標,地方政府的這種運動式減碳的做法可以說是中國歷來經濟改革和發展的一個縮影,不是激進,就是保守,很少有平衡的時候。此前高層會議已經指出了這種運動式減碳并不符合科學的精神,需要糾正。
碳達峰和碳中和是一個新生事物,目前地方政府和企業也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犯錯的事情再說難免,只要能夠及時糾正,也就不會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市場也在期待中央能夠出臺一些指引、細則和行動方案,來指導企業和地方的雙碳行動。
目前,市場上很多智庫、專家們已經行動起來,給予企業和地方政府關于雙碳計劃的指導,但很多的智庫和專家其實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地方版本的方案可能會出現冒進或者保守的情況。
閑野散人
積極行動是好事,但過于激進,不尊重科學,不尊重實際,對于企業是損失,對于社會正常運行,也造成嚴重影響。
比如說發電廠關停,是否研究過、調研過可以關停嗎?是否造成社會用電限制?比如夏季大負荷情況下,電網承擔不了那么多用電,而發生限電,甚至企業直接停工,這都是對社會生活造成影響。
有序的推進工作,依據地區現有的實際情況,按需推進,保持社會穩定。
還是對上面講話理解不透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