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生長激素被點名,增高針市場到底有多大?
2021-08-05 16:00
小號
默認
大號
常規的運動加食補已經無法滿足追身高心切的家長了,為了讓孩子長高,一些家長開始為孩子注射用于治療矮小癥的生長激素,睡前在孩子腹部打一針,一天一針或一周一針,一針幾百,一年下來花費上十萬并不少見。與此同時,生長激素價格是否偏高和是否被濫用等問題,也一再引發爭議。 | 相關閱讀(21世紀經濟報道)
52

夏沐子
烹飪美味佳肴
孩子們在賽跑,家長們在互相販賣焦慮。這個信息時代最不缺的就是焦慮。如果說什么能夠催動消費?焦慮絕對算一個。先是我們自身的焦慮:顏值焦慮、知識焦慮等,他們背后有醫美產業和知識付費來源源不斷地緩解這種焦慮。
而對于孩子的這種焦慮又有一點不同。自我焦慮可能源于對比,或是從”輿論氣候“中感知。在信息流動速度加快的今天,來自這方面的影響還在不斷擴大。而對于下一代,還有一部分源于自身的體驗。直白點說,其實就是把對自己的期望轉移給了下一代。
當然,一同轉移的還有焦慮,還有你的錢包。這種焦慮驅動下的消費,在某些時候會非常強烈。對于商家來說,至少稍加推波助瀾,并針對需求來滿足就可以了。
這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但是,對于醫藥健康領域,應該嚴加規范,比如增長激素,到底該怎么用,什么機構可以有資質,哪些藥是可以臨床使用應該有字面的限制,不能助長非理性的消費。此外也應當合理引導輿論,倡導多樣的審美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讓這些不必要的焦慮能夠遁于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