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網通訊”騙局主角隋田力失聯,公安機關緊急偵查
許海波
上市公司發生如此大規模的惡性風險事件,說明公司自身的風控體系存在嚴重的漏洞,需要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風控與合規體系,建章立制并定期更新自檢,管控交易對手的信用風險,管控關聯交易防止利益輸送,管控交易流程防止虛假交易。如果存在合規不嚴或者有法不依,則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
國務院國資委2018年37號文《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第九條,詳細列明了購銷管理方面的八種責任追究情形,基本上涵蓋了購銷合同領域的違規問題:(一)未按規定訂立、履行合同,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致使合同標的價格明顯不公允;(二)未正確履行合同,或無正當理由放棄應得合同權益;(三)違反規定開展融資性貿易業務或“空轉”“走單”等虛假貿易業務;(四)違反規定利用關聯交易輸送利益;(五)未按規定進行招標或未執行招標結果;(六)違反規定提供賒銷信用、資質、擔保或預付款項,利用業務預付或物資交易等方式變相融資或投資;(七)違反規定開展商品期貨、期權等衍生業務;(八)未按規定對應收款項及時追索或采取有效保全措施。
?
上述規定提到了違規開展融資性貿易和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問題。在關聯交易的審查方面,尤其要重視的實際控制人的審查問題。如果上下游企業系同一實際控制人,則這種供應鏈貿易必然存在極大的法律風險。
薄荷醬
前兩天突然看到一條新聞,說上海電氣董事長涉嫌違紀違法,今天就看到這個隋田力失聯以及牽扯到上海電氣等上市公司的消息。我簡單把這兩個看似錯綜復雜的事件梳理一下,其實理解起來簡單,就是隋田力幫助上市公司業績造假,然后收點見不得光的勞務費。結果玩大了,閉環運作玩壞了。相當于上海電氣遭遇到隋田力團伙的巨額騙局,進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
這里我有個疑問,如果是涉及公司業務的大單,上市公司不安排人實際去看看客戶項目情況么?而且都是一個行業的,平時都沒人關注么?哪些財務審計、行業數據分析專家怎么沒提前發現呢。這一連串的問題,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一個神秘人物隋田力,會不會只是被推到臺前的,甚至真的有這么一個人我都是有疑惑的。只能說水太深。希望國家的法律可以給一個調查結果。同時也說明,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還需系統性提高,尤其要防范這種合規風險。
南橋北橋不是橋
多個上市公司爆雷的背后,暴露出行業嚴重的問題。自2014年起,至少有13家上市公司,先后開辟了一塊新的業務,大部分公司將其命名為“專網通信業務”。2018年之后,相關公司的專網通信業務步入下降通道,部分公司甚至退出專網通信業務。
其中引起注意的是,伴隨專網通信業務收入增加,該等公司預付款項也同步大幅增加。以新海宜來說,在其新增專網通信業務之前的2013年,其預付款項不足2000萬元,但在其新增專網通信業務首年的2014年,預付款陡然提升至6.51億元。這些上市公司的專網通信業務有著大體相同的上、下游結算模式,而上游公司發生了大量的重疊,此次涉事的隋田力,控制了數家專網通信業務的上游公司,這也成為此次爆雷的罪魁禍首。
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引起相關機構的重視,出手對其規制,恢復正常的市場,打擊經濟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