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明星基金經理“認錯”,錯過了哪些股票?
Chloe Zhao
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是因為我剛好是近期交銀施羅德基金的“基民”。原本對基金更對“交銀施羅德”是啥一無所知的我,被同事忽悠,加上支付寶小程序購買基金十分方便,于是謹慎地買了幾百塊,想著“玩玩”,后面索性開始定投,隔三岔五扣一小筆。
?
小半年以來,“交銀施羅德”偶爾看到有收益,但多數時候是損失,或者是0收益。時間一長,損失數目越積越多。借著現在的基金熱,平時隔三岔五能在微博上看到相關熱搜,多數建議長期持有,稱基金本質是一個長期的投資。于是,抱著觀望態度的我一直沒有收回本金,直到最近,驚覺損失已經超出了我最初的投資,收益率顯示為-8.12%,呈一條波動下降的曲線。忍無可忍之下,把剩下的錢全部贖回了,只剩下損失的錢的數額留在基金賬戶里,看著頗為刺眼。
?
有數據顯示,只有20%城市居民收入流向金融資產,看來,基金市場還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是,此前界面新聞曾報道中國居民理財期望收益率偏高,僅三成人群能獲10%以上年化收益,看來大多數個人投資者都是十分盲目和從眾的,基金“小白”想靠這輕松掙錢,實在不容易。聯系到文中說,有基金經理稱行業競爭格局的判斷難度增加,未來幾年預期回報率恐將下降:當下大環境低迷,收益越來越難。
?
所以,入市需謹慎,攢經驗也好,但要做好了虧錢的準備。基金經理應該恪盡職守,畢竟他們堪稱基金投資的核心,就算沒事出來道歉幾句“假大空”,投資者損失的可是真金白銀;另一方面,還是需要監管層參與,對金融理財環境的治理得及時跟上。
虞夢潔
道歉真的對嗎?
投資者教育花了大力氣建立投資者的認知,承擔高風險才能獲得高收益。從主動型基金來說,選基金實際上是在選基金經理,看他的投資理念和風格,關注他以往管理產品的情況。如果只是業績不佳就出來道道歉的表面功夫就可以被接受,這種公關手段可能帶來投資者的錯覺,業績不佳一定就要基金經理出來說“我錯了?”也可能是風格與市場表現不匹配短期的表象。認錯簡單,但可能帶來的是投資者的錯誤認知。
魏衡
對于這個話題,我們首先要區分這三個詞:道歉、反思和自省。
道歉:如果一位基金經理在抱團股最火熱的時候,「動了凡心」,「擾了俗念」,放棄自己的投資體系,瘋狂擁抱彼時最火熱的核心資產。事后,基金經理指出自己背棄了投資原則,做出了錯誤決定。基金經理做錯了,這個叫道歉。
反思:如果一位基金經理今年一如既往的堅持低估值策略,導致在結構化行情中,踏空了新能源等主要賽道,導致業績低迷。事后,基金經理指出自己的投資體系還需要完善,不應該只把低估值作為安全邊際,優質企業本身也是安全邊際。基金經理沒錯,但他認為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這個叫反思。
自省:如果一位基金經理指出,往后看未來五年,投資的難度在大幅增加,對于未來自己是否能夠繼續創造優異的超額回報,自己會繼續努力但感覺到不確定性在增強。基金經理是在對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做壞的預期,并努力爭取有好的結果,這個叫自省。
好,現在你可以對號入座,看看新聞報道里面哪些地方把三個詞都混用為道歉這一個詞了。
命犯盧梭
三類問題分析的透徹、客觀,絕對專業!
成寶拉
其實在既往的基金操作中,每個基金經理都自有其風格和方法,而市場投資者買這個基金,就表示對其方法論是認同的。不過,這兩年投資基金的散戶越來越多,在眾人的簇擁下,幾個業績好的基金經理成了明星般的存在。
這樣的現象對于基金經理是危險的。過多的個人關注意味著其持倉狀況的一舉一動都要受到輿論審視。本來投資基金有賠有賺很正常,現在賠了之后基金經理還要出來道歉,也是投資市場的奇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