毆打院士的張陶,被批捕,被雙開
王衍行
此條消息,尤其是“雙開”的結論,與我7月5日在財經App的評論所預計的結果一致。
對于當事人,至少有三點需要深刻反思:
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其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咎由自取,無任何借口與理由,視頻里顯示的內容,確實太任性了,抑或狂妄,其實,無論多么大的成績,無論多么有錢,都不是違法的理由和逃避追究的擋箭牌。在中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從當事人的簡歷及學歷分析,他的家庭背景也許較普通,比如,有的職級進階較為艱辛,目前的崗位,級別也不高,為了評上“院士”,還要親自上陣,這些,均看不出神人仙助的痕跡。一失足成千古恨,他是怎么想的?
二是酒后無德。俗話說,酒壯熊人膽,視頻顯示,當事人作為惡劣至極,令人發指。我猜測其可能飲酒,而這種惡行,大概這有熊人酒后可為,但飲酒不是違法的借口。其酒后無德所為,經過傳播,已經構成全中國人民的敵人了。
三是圖虛名招實禍。“航天院士”,本來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加之,與其他院士相比,含金量不是很高,而當事人本想通過請人、請客、求人、要挾,甚至被拒絕后,用毆打手段泄憤,憑當事人的閱歷,難道不知曉自己在玩“小兒科”的把戲嗎?當事人的崗位,也許可以運作數千億資金,而這個“院士”頭銜,其實無關緊要,僅虛名一枚。但恰恰在這件事上,招致實禍。
對于一些媒體,需要反思兩點:
一是臆造當事人的所謂背景。在當事人背景問題上,有的媒體夸大其詞,有的媒體張冠李戴,有的媒體信口開河,有的媒體胡編濫造。總之,上述媒體肯定喪失了媒體應有的基本道義與準則。
二是知錯不改。有的媒體盡管犯了上述錯誤,但從來沒有主動承認錯誤,一言以蔽之,這類媒體無原則無底線。明白人會知道,這類媒體在模糊自己與騙子的界限。
燈淺月深露華凝
子彈飛了一會兒,終于還是擊中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張陶,博士學位,曾任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計劃局、香港航天科技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航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多個公司的高級職位,卻在學術上毫無建樹。他希望自己能當選今年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請吳美蓉幫忙,結果因實力不足競爭落選,后發生口角反而倒打一耙,可以說是典型白眼狼了。
值得注意的是,院士提名之后,必須要由現任的院士投票,才能確定是否能夠最終當選。所以,這件事情最令人深思的應該是是否還存在類似于張陶這樣的拉票行為,院士的選拔過程是否應該進一步公開化和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