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63售價600元,眼鏡為何這么暴利?
2021-07-04 17:00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由于近視人數越來越多,我國眼鏡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將突破1000億元。一副成鏡的成本只有幾十元,卻往往能以十倍價格賣出。從廠家到零售商,各層賺取的毛利率都很高,但由于消費頻次低、成本高,零售商最終賺到的錢并不多。 | 相關閱讀(36氪)
48
尋白羽
金融從業者,咖啡控
對于購買頻率極低的眼鏡來說,與其說我們買的是一種商品,不如說我們買的是“近視解決方案”的一站式服務。試想如果我們自己去驗光,再單獨去購買鏡片和鏡架,再單獨找加工服務,那么最終我們支付的錢可能會少很多,但付出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卻很高。
即使我們早就知道眼鏡的制造成本和消費者的付出有著巨大的差別,但我們卻不應該說這是一個“暴利”的行業,因為無論是鏡片和鏡架的生產企業,還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眼鏡店,他們的利潤率都并不高。
消費者似乎也無從選擇,這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就是這個定價,我們享受的正是這個價格下便利的服務。如果不怕假冒偽劣,自己有火眼金睛,可以去潘家園,如果不差錢,大牌眼鏡店自然是最放心的選擇。這就如同我們明知滿大街的奶茶成本也極其低廉,但我們都無法抗拒隨時買一杯就能喝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