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逼走”了大象?
桃花十渡
目前對于象群的迷失有兩種猜想,第一個是年輕領頭象缺乏經驗迷路了,在云南普洱的時曾試圖往南回家,但因障礙物遮擋陰差陽錯地迷失了方向,最終導致象群反常的向北長距離遷徙了近500公里,跨越半個云南省。大象又是十分聰明的動物,繞暈了再加上認定了自己的路是正確的南下回家路,于是就越走越遠。第二個是原本的棲息地被破壞,因食物不足被迫遷徙。
其實目前是第一種的可能性更大,但第二種情況卻是我們現在急需重視的問題。現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的也主要是保護棲息地而非單純保護某一物種。
與生活在生物多樣性豐富或有旗艦種、關鍵種等地的社區合作,對當地人進行教育培訓并提供資金扶助,讓當地人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及這些物種存在的價值和繼續存在意義,同時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使他們能自發長期保護他們的家園,而非全部使用強硬的行政手段把當地居民與他們賴以為生的自然割裂開。
在城市中的宣傳主要希望能減少城市居民對一些珍貴野生物種的消費,如果人們不對魚翅、熊膽或者象牙等制品趨之若鶩,這些生靈就不會在遙遠的地方被殘忍殺害。雖然說起來比較復雜但生命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堅韌,很多物種只需要人類稍微做出一些退讓就可以繼續存在在這個世界上了。
陳CC
近來和動物有關的新聞頻發,其實和這場疫情有一個共通之處:重新提醒人們,在我們已經越來越想當然地以人類為中心活動的時候,不應忘了我們從來不是地球的主人,“敬畏自然”應該是一個恒常的命題。
正如新冠病毒對人類的打擊是普遍的,不會因為人的身份如何而更加殘忍或仁慈;大象的遷移也不會考慮到哪里是人類的活動區而特意避開,這個星球的每一寸土地也是他們的生存之地。所以我們今天強調生態問題,說是關愛地球其實有點自我感動的意味,更多是關愛人們自己。地球自身有一套“地理”,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人類中心主義的不自知預設,需要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