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攻康寶萊
阿克曼反唇相譏,宣稱伊坎“是一個不老實的家伙,沒有誠信,愛欺負小民”。
這兩位大佬的斗嘴顯然讓交易員們看呆了。CNBC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數據分析發現,當時三大交易所的交易量下降了將近23%。
我們現在知道,就在阿克曼于2012年做演示會的當天,伊坎便開始配置了少量的康寶萊做多頭寸。兩人吵架之后三天,伊坎又買入了。買入量大了很多。在2月中旬,他宣布已經持有公司將近13%的股票。
對于康寶萊來說,伊坎與他的370億美元的做多渠道伊坎企業公司(Icahn Enterprises)的支持,是逆轉性的變化。與此同時,阿克曼藐視伊坎的介入,說這是出于私人恩怨,是一時的沖動,稱伊坎是一位“簡單粗糙”的投資者。
在接受《財富》雜志的采訪時,伊坎說:“那是一派胡言。我認為這只股票非常低估。我現在仍然這么認為。所有的其他說法都是毫無根據和荒唐可笑的。”
說到現在與阿克曼的關系,伊坎強調說:“我跟他已經和好了。我們現在很友好。但他陷在這件事情上了,他想把這件事情搞成一場圣戰。”
除了美國最精明的一位投資者對康寶萊表現出了信心,伊坎的介入還對阿克曼構成了技術性的危險:軋空。
軋空是一種反饋循環現象。當對股票的需求過多,股價被抬高,迫使做空者回補頭寸,買入股票,反過來進一步推動股票上漲。這就叫軋空。
由于伊坎持續買進,軋空的風險變得越來越急迫。如今,他持有公司18.4%的股票,還最終談下了對公司13個董事席位當中的5個的控制權。
與此同時,康寶萊的另外一個大買家就是它自己。公司一直在回購股票,這是它的政策。在2013年1月和2月,它回購了價值1.6億美元的股票,并且開始融資,再購買超過10億美元的股票。
隨后,命運給了阿克曼一個奇特的喘息機會。2013年4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拍下了畢馬威(KPMG)的合伙人斯科特·倫敦(Scott London)在圣費爾南多山谷(San Fernando Valley)的一家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店里從一位高爾夫球童的手中收受滿滿一信封的現金的照片。倫敦很快因為內幕交易被捕:多年來,他一直在向朋友透露客戶即將發布的年報數據。(倫敦認罪,于2014年4月被判刑14個月。)
倫敦碰巧是兩家公司審計工作的簽約合伙人:一家是斯凱奇(Skechers),另外一家正是康寶萊。據說,雖然畢馬威沒有理由相信公司的報表有任何差錯,但是倫敦的行為意味著,它必須撤銷對兩家公司數年的財務數據的批準。
沒有經過審計的數據,康寶萊就無法借入資金,進一步回購的計劃也不得不束之高閣。
康寶萊聘請了普華永道,并且宣稱準備到年底,重新讓財務報表獲得批準。
阿克曼從一開始就加以阻撓。2013年8月底,他給這家會計師事務所寫了一封52頁的信件,提出康寶萊在會計方面的10類可以稱為錯誤的做法,以及數個潛在的與普華永道的沖突。在后續的與會計師的9次溝通當中的一次,阿克曼指出:“讓我們不要忘了,安達信(Arthur Anderson)因為自以為含蓄地批準了安然公司(Enron)的業績,就被毀掉了,不管冤還是不冤。同樣,我認為,歷史將會對普華永道在這一重要事務上的態度做出判決。”
但不管怎么說,普華永道還是在12月再次批準了康寶萊公司的財務數據。
阿克曼說:“我感到驚訝。普華永道讓自己處于這樣的境地:一旦出事,他們會大出血的。”
同時,阿克曼還在努力抵消康寶萊在2013年1月所做的反駁的影響。他認為,康寶萊意圖證明消費者需求的調查規模太小,不夠權威。既然康寶萊的規則規定,銷售人員必須保留零售的紙質紀錄單據用于審計,阿克曼要求公司把55萬名銷售人員的紀錄單據收上來,并且公之于眾。他甚至提出由潘興廣場支付費用。
康寶萊拒絕了這項請求(德斯·沃爾什對我說:“這不現實,不實用,也說明不了問題。”),但是再一次進行了更為廣泛的調查和分析。2013年5月,尼爾森公司(Nielsen)做了一次有10,525人參加的無偏見秘密調查。結果是在過去三個月,將近800萬名消費者購買了康寶萊的產品,其中87%是在營銷網絡之外。6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的前經濟學家沃爾特·范代爾(Walter Vandaele)對1,349位銷售人員進行了調查,結論是“在銷售人員購買的產品當中,估計有97%屬于面向終端消費的零售行為。”
后來,公司還雇用了在阿克曼發動攻擊之前的7個月時,還在擔任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經濟學部主管的約瑟夫·法雷爾(Joseph Farrell)分析銷售人員的采購規律。在一份67頁的報告當中(這份報告之前從未被報道過),他發現公司存在“真正的消費者需求”,并且“沒有明顯依賴于不可持續的增長方式”。整體上看,采購規律支持銷售人員在面向消費者銷售,而不是為了實現升級的目的。
投資者自然會懷疑公司委托的任何調查。一位長期的大投資者告訴我,他做過一次高數據點的隨機化全盲調查,提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說,結果與康寶萊所說的基本相符。他評論道:“你說什么都行。你可以認為股價過高,也可以說它不是一個好的商機。但要說它沒有產品,那是不可能的。”
這位投資者還說,他不知道已經為行動花費了5,000萬美元的阿克曼為什么不自己做一項調查。
我向阿克曼問及此事,他回答說:“調查是出了名地不可靠。”他依然堅持,除非看到銷售人員的真實銷售紀錄,否則沒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方法。
四個 “超大規模” 的看空期權
2013年屬于康寶萊。當年7月,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基金公布其持有大量的康寶萊的股份,是三只持倉量最大的基金之一。盡管阿克曼可以將伊坎的介入貶為私人恩怨,可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卻以嚴謹的研究而著稱,它觀察了數個月之后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