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有本事訂一年的投資計劃?
每到年底,許多證券投資機構的領導便開始部署員工制訂新一年的投資計劃。但在我看來,訂未來整整一年的工作計劃,其實是農業社會和計劃經濟下的做派。只有自然界的作物,才能夠春天按時播種、秋天準時收割;只有生產效率低、技術創新慢的行業,才可以提前幾百天敲定工時、產量、利潤;只有在勞動者素質低、權益差的社會環境下,管理者才可以估摸出未來十年的員工結構、男女員工比例、女員工的孕產假時間等等。
而在金融證券市場里打拼的機構們,還能訂一個年度計劃就比較神奇了。證券投資—說白了其實是證券投機,能夠大致預判一個月的走勢便已經是江湖老鳥了;能夠訂一個三個月的策略而且成功率很高,就是各大機構們瘋搶的絕頂高手。至于能夠掐指算出未來一年的金融市場形勢,那不是人而是神。按照古代人的說法,這種窺破天機的人基本要夭壽,不是遭天譴得一種怪病死掉,就是很快被俗世的人給找借口滅了。
更加神奇的是,金融機構的工作計劃很多還是“以銷定產”的,這比傳統工業制造行業的“以產定銷”還要逆天而行。金融行業往往是讓銷售機構先制訂一年的銷售計劃,然后投資部門跟著去達到一個收益率,產品部門相應設計出一個有賣點的產品和營銷噱頭。這好比是一戶人家的爸爸要求女兒能夠嫁給豪門,然后女兒要在一定時間之內讓自己減肥成功并且打扮的美艷動人,最后媽媽負責生出來的是女兒而不是兒子。這在商學院的教材里,叫做“目標管理”。所以讀理工科的邏輯清晰、頭腦理性的好學生轉去讀商科肯定會瘋的,轉型成功的大半是二流子學生。
人的思想和行為是最難預測的,也是最難控制的。哪怕是身邊最熟悉的人也是如此。很多證券從業人員,肯定承認自己無法預料到一個月之內,身邊的配偶什么時候和自己吵架,兒子什么時候逃課打電游,年邁的父母什么時候生病需要照料。但是他們卻必須去預測未來一年,成千上萬甚至上億的專業和不專業的市場投機群體,在各種心態和行為的共振下,對股票、債券市場的擾動。
在行業高壓和各種“神邏輯”的促使下,投資研究人員、尤其是賣方的股市策略分析師們,一個個變得神叨叨的。如果你堅持讀某幾位分析師的報告,會學會很多說話、做人的技巧。
基金經理的每天、每月凈值波動成績,擺在那里,所以再牛的基金經理,只要犯過錯,都有白紙黑字的歷史記錄,所以他們會覺得害臊,吹牛皮會有所節制。但是,分析師們的報告數量和曝光范圍呈離散分布,而非像基金凈值那樣是一個連續函數,所以自我回溯做的有技巧的人,你會覺得他從來不犯錯,也就從來不需要反思和道歉。
根據西方證券教科書上的有效市場假設,所有關于股市的預測都沒有意義。如果市場不是完全有效,有空子可鉆,有穩定的盈利模式—包括違法的內幕交易,以及不違法的、神叨叨的技術分析等,只要有5%、甚至1%的人可以準確預測大盤,那市場的錢就會很快被這幫人賺走,大家都玩不下去了。但現實是可悲的,也是令人欣慰的—歐美股市、中國股市開了那么久,內幕交易肯定是長期存在的,以權謀私的也相當不少,但是長勝的贏家基本沒有。
嘮叨了半天,普通讀者肯定還是不喜歡理念探討,不喜歡從業人員訴苦發牢騷,大家希望在歲末年初看到一篇有實戰指導意義的正能量文章。于是我查了半天K線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
中國股市在過去的20年里,如果你堅持每次歲末年初都買入上證指數,那么在20年里有13年可以讓你賺10%以上的錢;反之,如果每次歲末年初都堅持空倉持幣,那么在20年里有11年可以讓你在當年買到比年初低10%以上的價格。
所以,我給您推薦一個不聰明但是也不糟糕的投資策略,就是你可以在年底一把滿倉,然后持股不動;或者全部拋光,持幣觀望—這個策略叫做“要么不做,要么做絕”。根據統計規律,任何一種極端的做法,都有超過一半的概率可以在未來一年里做對。
不過,如果您是一位必須對老板或者老婆有所交代的投資管理人,那么半倉股票、半倉現金就是更加漂亮的策略。根據上述統計規律,你有一半的倉位肯定在未來一年里有100%的機會是策略正確的,同時,另有一半的倉位在未來一年里肯定錯誤的概率低于100%。聽上去是不是很美好?
最后說一句不調侃的話:管理金錢不如管理情緒,目標管理不如后果管理,事先的預測不如制定多種情況下的事后應對策略。不管你是偉人還是小民,絕大多數的人是在被生活選擇,而不是主動選擇生活。學會做凡人而不是上帝,這是生活在金融市場各種“神邏輯”當中的人經常要提醒自己的。(財富中文網)
本文作者劉思恩系同方全球人壽資產管理事業部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