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賺少虧多?
????《財富》(中文版)-- 2014年12月的行情讓人創造出了一個新詞:滿倉踏空,滿倉跌停。很多人把炒股比作賭博,因為虧損的人實在太多了。近十幾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有很多是研究金融行為學的,包括前年的獲獎者羅伯特·席勒等人。金融行為學研究的是人的行為如何在金融市場中產生反應。從人性角度研究會發現個人炒股,虧損是個大概率事件,而盈利是個小概率事件。
????一、風險最小化
????在投資上,有一點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收益最大,風險最小。
????大家都想在風險最小的時候買。但什么是風險最小的時候呢?對于多數人而言,風險小的時候一定是下跌概率最小的時候,只有天天不跌,一買就漲才是風險小的時候。就算有人覺得價格有點高,但市場越漲給你的信號就越強—現在買風險小,不會跌,因為一直沒有跌。
????同理,對于多數人來說,風險大的時候一定是下跌概率最大的時候。什么時候讓人覺得下跌概率最大呢?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下跌。當多數人最后絕望離場時,會有最后一輪暴跌,市場見底了。這也是很多人覺得自己總是碰巧賣在最低點的原因。
????所以凱恩斯說:多數市場瘋狂的周期比人能忍受的極限長。
????越是追求安全的人,越需要反復證明風險小、收益大,也就越有可能在高價買、低價賣。所以股市“高風險高收益”應該這樣理解,在你覺得高風險的時候(往往是下跌時)買才有高收益。
????“天價有天量,地價有地量”就是這個道理,絕大多數人都愿意在價格雖然高,但市場持續上漲時買入,因為大家都覺得安全,所以交易活躍。而幾乎沒有人愿意在價格雖然低,但持續下跌后買入,因為大家都覺得不安全,所以沒有交易。人就是這樣,主觀上對風險的先天厭惡造成了客觀上對風險的必然追求。
????如果你總是低賣高買,恭喜你,說明你是個正常人。
????二、風險識別
????很多次講座時把聽眾分成兩組人做實驗,每組給予兩個選擇:
????第一組的兩個選擇是:
????A、今天確定(即100%)得到10,000元;
????B、明天可能得到一筆錢,但有80%的概率得到12,000元,還有20%的概率得不到1分錢。
????第二組的兩個選擇是:
????A、今天確定(即100%)虧損10,000元;
????B、明天可能虧損一筆錢,有80%的概率虧損12,000元,還有20%的概率1分錢也不虧。
????你選什么呢?第一組的聽眾們幾乎都選A,而第二組的聽眾們幾乎都選B。這是原來在國外被用于戰斗機飛行員測試的問題,后來被美國人用于金融。結果發現幾乎所有人在第一組選擇項都會選A,在第二組選擇項都會選B。
????這說明人在涉及收益時是厭惡風險的,但在涉及虧損時是追求風險的。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股民都曾經買到過翻倍甚至翻幾倍的股票,但是很少有人捂到翻倍。多數人往往在股票漲了20%~30%的時候就拋了,因為怕再遇到風險,希望落袋為安,甚至還有很多人是在這些股票上虧了手續費賣的。很多人在自己的股票漲停板時比跌停板時更加緊張。我就有個朋友,平時股票虧了很少和我聯系,難得漲停板的時候反而一天打三個電話問我對后市的看法。
????同理,一旦在某只股票上發生虧損,很多人會顯得“忠貞不渝”,因為總是希望明天能反彈解套,所以會對自己說,再等等。即使真的運氣好,反彈并解套了,貪欲又會告訴自己:既然解套了,那就再賺10%再拋吧。所以不管下跌中的反彈是高還是低,真正敢于止損離場的股民少之又少。
????理論上說,只有在涉及收益時追求風險,在涉及虧損時厭惡風險才能賺錢。但現實卻是,如果一只股票,上漲時你只能享受漲幅的一小部分,而下跌時你卻享受全部過程,這個游戲好玩嗎?(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