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投資人狂炒比特幣有道理
????人們對比特幣毀譽不一。有人把它捧到天上,認為它是未來的貨幣,遲早會把美元、歐元和日元(連同德國馬克以及各種閃閃發亮的石子一起)扔進歷史的垃圾箱。也有人把它說成是令人厭惡的錯覺,只不過無意之間把新型軟件抬到了連久經時間考驗的經濟學都難以解釋的高度。這是傳統與新事物之間的對決。
????不幸的是,這場爭論的焦點不對。比特幣的主要意義不在于它是否會取代現金,而是有關計算機科學的一項革命性突破是否有可能把已有行業顛覆殆盡。
????我們可以做這樣的類比:電子郵件是互聯網的創新應用,但是在40年后的今天,我們都承認,互聯網具有無數個用途,而非僅僅是用來交換電子文本。同樣,貨幣是比特幣的創新應用,但它到頭來不會只當作貨幣使用。
????比特幣的關鍵之處是,它能夠使交易無須經過大權在握的第三方認定便可完成。這有點像付給商家10美元紙幣或者遞給他一張信用卡之間的區別。比特幣是通過計算機專家所謂的已分配分類賬(distributed ledger)來完成交易的,其間,用戶要進入(或激活)數量固定的分類賬插槽(ledger slot,即“錢幣”)。
????這個系統顯然會向現有的支付行業——包括銀行、信用卡公司和電匯部門等所有的中介機構——提出重大挑戰。比特幣不僅會大大降低付款和收款所需的費用,還會根除(商家)欺詐消費者和[如最近在塔吉特百貨(Target)發生的消費者]盜用信息的行為。相關背景是,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報告說,全球支付與金融交易業務去年產生的收入達5,240億美元,并預測該數字將在今后10年里上升到1.1萬億美元。我們不妨想象一下,有多少新行業可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但是,真正令人驚奇不已的是,已分配分類賬的概念在理論上具有各式各樣的應用方法,不僅限于支付這一項。以個人身份為例:假如你不再需要電話公司為你指定電話號碼,結果會如何?或者,假如你在網上搜索時不用再通過谷歌(Google)的服務器,結果又會如何?這聽起來荒唐,但是當年不也是幾乎無人預料到電子郵件技術最終竟然毀掉了唱片公司嗎?
????“當下有那么多東西只能在集權的大型機構劃定的圈子里存活,而這些大機構今后有可能成為比特幣挑戰的目標。”波士頓地區的比特幣專家安德斯·布朗斯沃思(Anders Brownsworth)說。
????難怪有不少知名的風險投資人正在密切關注比特幣和與之相關的新創企業(但他們當中的大部分目前只考慮支付業務)。例如,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已經向該行業投了將近5,000萬美元。早年投資Facebook的阿塞爾合伙公司(Accel Partners)最近協助連續創業家杰里米·阿萊爾(Jeremy Allaire)向一家比特幣新創企業投資了900萬美元,推特(Twitter)的最初投資方聯合廣場投資公司(Union Square Ventures)則深度介入了一家名叫“錢基”(Coinbase)的資金雄厚的比特幣“錢包”公司。
????這些投資人個個都想從他們搶先進軍的比特幣交易業務中獲利。但是,這也讓我想起了創建揚基集團(Yankee Group)和巴特利風投公司(Battery Ventures)的霍華德·安德森(Howard Anderson)在2006年談到美國風投機構投資中國創業板時說過的話:“在我看到的進軍中國的風險投資人里,大部分會受挫……但他們說,‘沒錯,我們全都明白。這是風投的代價嘛。’”換言之,現在受點打擊能學到東西,以后你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風險投資人在比特幣上玩的同樣是長期的游戲,因為他們認識到,比特幣有能力大大增強互聯網的功能性,無論是在支付還是其他方面。到頭來,他們不會在乎得到的回報是哪種貨幣。(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