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大洋彼岸可能還有更多麻煩
????在今年夏天達成的制止歐洲局勢急劇下滑的救助協議,甚至沒能為“雷打不動”的8月休假期爭取到時間。在協議的兩周時間內,勉強出面的歐洲央行不得不充當臨時代理人,購入意大利和西班牙債券,對市場的攻擊予以反擊。各國領導人已經同意,在這樣的情形下,歐洲的救援基金可以購入主權債券,但這一交易還未得到各國立法機構的批準,而且無論怎樣,這個救援基金都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完成這項任務。關注的焦點自然而然轉向處在前線的下一個國家——法國,它也是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可以預見,停滯和對動蕩的擔憂交替出現的時期即將到來。
????截至目前,我們缺乏的是搶在市場前面的行動。每一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前,都會有一段長時期的醞釀階段。在向注定發生的事情屈服前,時間都浪費在了保護那些根本保護不住的事物上。在這些階段,接受救助的歐洲政府債券尚未完全恢復元氣,但收益卻大多急劇上升。這就提高了借貸的成本。由于這種負面作用影響的國家越來越多,因此在幾個月前可能奏效的解決方案反而變得捉襟見肘。因此,必須采取范圍更廣、成本更高的應對措施。
????德國總理默克爾因為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決策而自豪。這可以降低政治成本,原因是公眾有更多時間了解放任自流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市場上的情況恰恰相反。下面是一個小證據:我們可以從近三年來政府處理金融危機的做法中汲取許多經驗,行動要迅速,搶在市場預期的前面,為所有可預見的缺陷想好對策,千萬不要公開暴露矛盾。成功做到這些的政治家屈指可數。例如,英國在2008年10月制定了銀行資本結構調整計劃,歐洲和美國的銀行也緊隨其后做出了調整的計劃。
????用這些標準來審視最新的(但不會是最后一個)歐洲一攬子救助方案,肯定會讓人大失所望。這個協定甚至沒有實現解決希臘問題的基本目標。按照規定,尚無償債能力的希臘(盡管已經開始債務重組)必須提出一個幾乎無法實現的裁減計劃(參見本期雜志《歐洲會倒下嗎?》一文)。這是因為,歐洲領導人允許銀行債權人自行制定條件。金融危機爆發三年來,受管轄的銀行業仍然在主權國家面前指手畫腳。
????歐洲不能再拿這些權宜之計繼續糊弄下去了,這會使歐洲從一個危機走向另一個危機。盡管為時已晚,但實力較弱的歐洲政府必須采取廣泛的改革措施,讓其僵化的經濟變得更加靈活。實力較強的國家——如德國、芬蘭和荷蘭——必須讓它們的公民明白,加入歐元區能讓他們受益,并且應該做好準備,讓他們的資產負債表能夠為真正的經濟聯盟做出貢獻。
????他們已經開始悄悄地向“財政轉移聯盟”靠攏,這正是德國人擔心的,他們認為本國的納稅人將為其他所有人提供補貼。歐洲央行和救助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購買主權債券,這也暗示要共擔歐洲的風險。
????公開做出這些承諾,并且信守承諾,會讓歐洲專注于最基本的問題,即增長乏力。如果不清楚這一點的話,歐元區就有可能走向盡頭。
????譯者:蕭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