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為何容許緊急財政援助
????美國人渴望重返繁榮年代,房利美—房地美救援行動僅招致輕微的批評。
????作者:Colin Barr
????美國政府今年已經是第二次考慮使用納稅人的錢來援助私營公司。參議員吉姆?邦寧(Jim Bunning)警告稱社會主義在抬頭,但他似乎沒找到什么盟友。正如金融領域懷疑論者詹姆士?格蘭特(James Grant)最近沉思自語:為何沒人憤怒?
????有很多理論都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即任由按揭貸款巨頭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華盛頓最近打算對這兩家政府支持型企業給予緊急財政援助——垮臺,會扼殺本就奄奄一息的房市,擊潰經濟增長。眼看通貨膨脹加劇、就業率下降,沒人想加速經濟衰退——即便這意味著要忍受邦寧的反復發問:“我們什么時候跟法國一樣了?”
????人們普遍接受住房緊急財政援助,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們都記得過去25年投資者收獲頗豐。大家都希望這次的非常手段能清除障礙,迎來更大的輝煌——盡管經濟的短期前景仍然模糊不清。
????美國眾議院上周三投票通過了拯救房市法案(housing rescue bill),該法案批準美國財政部更自由的向房利美和房地美發放貸款,并授權其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股票。該法案于上周六在參議院通過。僅兩個月前,美聯儲安排對發生流動性危機的經紀公司貝爾斯登 (Bear Stearns)進行援助,而位于加州的抵押貸款商IndyMac的倒閉則僅在幾天前。股市自去年下半年達到最高值之后,隨著抵押貸款危機的加劇,已下降了約20%。
????但假如說去年的形勢是不可否認的差,進一步向前追溯能幫助很多投資者更好的看清前景。過去25年里,資產價格普遍大幅上漲,盡管期間有周期性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特別是1987年股市崩潰、1998年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破產以及9/11恐怖襲擊——當初似乎對金融體系和整個經濟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但事后看來,這些小插曲被普遍認為不過是絕好的買進時機。事實上,這25年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從1982年的1,000點攀升到了目前的11,600點。
????因此,盡管股價和房價暴跌、家庭支出銳增、金融部門前景慘淡,但在有些人眼中,這次的按揭貸款危機不過是一條穩步上升的國家財富曲線上的一個點。
????位于華盛頓的經濟和政治研究中心(Center for Economic and Policy Research)聯合主管、經濟學家迪安?貝克(Dean Baker)表示:“像[美國財政部部長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以及[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都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些問題最后都會自動消失。”
????貝克本人并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隨著房價繼續下跌、經濟增長緩慢,房利美和房地美將面臨巨額虧損。并且所有的人都清楚地知道,房利美和房地美擁有或擔保了近5萬億美元的按揭貸款和按揭貸款有價證券,要救援它們,必定耗資不菲。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上周二表示,它相信在未來兩年內,納稅人可能需要提供250億美元的援助,但它也承認,其成本可能為零,也可能高達1千億美元甚或更多。?
????然而,這種對于房利美-房地美危機之后看漲的長期預期,顯然很有吸引力。當初那些因為擔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財務健康狀況而拋棄銀行股的投資者,于上周大量涌回銀行部門,使該部門股價大幅回升,扭轉近來的虧損。銀行投資者湯姆?布朗(Tom Brown)上周寫道,他相信近來的股價上揚,“標志著我們有生之年最大一次金融股牛市的到來,這次牛市要比始于1990年的那次范圍廣泛得多。”
????當然,布朗曾經預測失誤過,例如去年他就因看好次貸提供商導致自己的第二曲線(Second Curve)對沖基金截止去年11月時縮水了約50%。但他現在表示,對于次貸相關的虧損預期被夸大了,而金融部門內的估價被嚴重壓低了。
????但即便如此,要想在股市上獲得高額利潤——要想美國經濟恢復強勁勢頭——恐怕還是不易。稅收已連年削減,可能很快就要增加,因為地方政府都在努力增收。利率在今后幾個月以至幾年內上升似乎已成定局,這一進程恐怕股票投資者、房屋購買者以及其他人都不愿看到。
????上個月,經濟學家吉姆?格里芬(Jim Griffin)在《荷蘭銀行投資周報》(ING Investment Weekly)上寫道:“在通貨緊縮的繁榮時期,股市順風順水,格林斯潘(Greenspan)領導下的美聯儲認為應該順其自然、任其發展。而在即將到來的經濟繁榮中,伯南克領導下的美聯儲可能不得不采取更為標準的做法,那就是逆風向而動。”
????同時,甚至那些對市場基本持樂觀態度的人士,也認為關于房利美-房地美緊急財政援助的辯論——以及本月相關的金融股票雙重不利行動——掩蓋了美國更大的經濟問題,美國消費者面臨上漲的食品和能源價格,而工資水平卻沒有相應上升。總有一天,美國的決策者將不得不正視這些問題,即使關于這些問題的辯論可能引不出什么高深的討論,例如我們是不是會變成法國那樣。
????投資咨詢公司Cumberland Associates 的首席投資官大衛?科托克(David Kotok)寫道:“這輪股價上揚過后,市場將不得不面對我們目前的經濟現實:住房/能源/食品/選舉不確定性/經濟放緩/消費者壓力過大/巨額赤字/美元疲軟等諸多問題。”
????同這堆難題相比,房利美-房地美問題簡直不算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