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公投結果24日宣布后,不少英國人在網上參與“二次公投”請愿,企圖通過限制公投成立的條件達到廢除脫歐公投的結果。截至26日晚,已有超過325萬人簽名。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公投規則可以事先設定,但不可能在事后重新提出設立規則。根據法律,簽名超過10萬人的請愿議題是可以在議會辯論,但不能要求議會落實請愿要求,這一請愿獲得議會通過的可能性為零,“二次公投”出現的概率非常小。 脫歐公投出乎意外的結果,令全球金融市場為之震驚,搞得股市、匯市、期貨均暴跌,儼然金融危機再現的樣子。可大家還沒緩過勁來,英國人卻又后悔了,想搞“二次公投”,這是鬧啥幺蛾子?在外人看來,感覺是一場鬧劇,把投票當做兒戲,實際上揭示出不少問題。英國脫歐給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其影響非常深遠,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 大眾心理的盲從效應 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束6小時后,谷歌公司的搜索結果分析顯示,英國人搜索的最熱門問題是“離開歐盟意味著什么”,排名前列的幾大熱門問題是有關歐盟的知識,很多人并不清楚歐盟到底意味著什么,就匆忙將手中的選票投了出去。通過媒體后繼采訪可以看出,部分人之所以投脫歐票,乃是出于對現實社會、個人境況、移民問題等不滿,或者就是單純的想惡搞下,為了反對而反對,并未做太深入的思考,所做出的心理宣泄式投票。 這個現象非常有意思,說明在整個脫歐公投事件里,社會大眾被輿論、政治人物和民意調查所左右,很多人并未理性思考脫歐造成的后果,只是盲聽盲從他人,輕率做出投票決定?!稙鹾现姟防飳@一行為有過深刻地描述:“群體永遠漫游在無意識的領地,會隨時聽命于一切暗示,表現出對理性的影響無動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們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極端輕信外再無別的可能。” 在脫歐公投中個人主動放棄理性思維,并被群體無意識所淹沒,呈現出典型的羊群效應。由于是群體性投票行為,個人無法逆轉趨勢,沒有人為結果負責,大家也就沒有投票壓力。在這樣的大眾盲從效應下,投票結果也就偏離了軌道,至于后果則要大家共同承擔,是喜是悲只有自己清楚了。 應尊重民主和法治的傳統 在脫歐公投結果出來之后,越來越多的英國人后悔自己的草率行為,想通過請愿搞“二次公投”改變這一結果。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脫歐公投結果雖然不如很多人的意愿,甚至超出很多專家、國家的預期,可其整個過程都沒有問題,符合英國的民主程序和法律制度。 按照程序正義的原則,即便投票結果大跌眼鏡,大家也應尊重結果并遵守之,這是民主和法治的真諦。而完全遵守民主程序,卻得到一個人們不愿接受的結果,似乎令人大失所望,認為是民主的失敗,其實并不然,畢竟民主不是萬能的,它也有打盹、生病的時刻。 法律的嚴肅性,則確保公投結果受到官方認可,并將在接下來的時間,逐步按照流程依法啟動脫歐行動。盡管具體脫歐時間長達數年,需要舉行多次談判,重新簽訂無數協議,但均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民眾不用擔心會出亂子。 年齡代溝不容忽視 “二次公投”是網民發動的請愿行動,參與者主要是倫敦、牛津、劍橋以及大城市年輕人,說明年輕人對公投結果不滿意,希望能夠改變脫歐的決定。與脫歐公投的投票情況相對比,可以看出英國人在脫歐還是留歐的問題上,存在著巨大的年齡代溝。 據民調顯示,年輕人中75%反對脫歐,但并不積極投票,而且年輕人對政治態度冷淡,只有8%的年輕人完全參與政治議程。年輕人喜歡自由通行歐盟各國的生活方式,歐盟能給年輕人提供更多工作機會,他們是歐洲一體化的受益者,也就更傾向于留歐。 而老年人恰恰相反,他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偏于保守,對歐盟保持警惕心理,留戀大英帝國的輝煌歲月,希望保留英國的獨立性。調查亦顯示,年齡在65歲以上人士在2015年議會選舉的投票率是78%,支持退出歐盟的比例較高。此次公投情況也可以看出,老年人的投票積極性更大,結果自然向老年人期望的方向傾斜。 可見,脫歐公投對廣大年輕人來講,也是一個提醒,在關系到國家和個人未來命運的時候,要積極站出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慎重行使投票權,不要只是在網絡上發言,卻將命運決定權交給老年人。而年齡代溝的現實存在,也促使英國人重新審視脫歐公投結果,脫歐真的符合大眾民意和國家利益嗎? (財富中文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