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打造充滿活力的團隊
雖然公司實際上是人的集合,但它經常像機器那樣構建和運轉。機械化的方法有時或許能提高效率,同時簡化程序,但它也會讓工作環境變得無趣。出問題的時候,我們會聽到高層說“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把那個部分換掉”,而不是說“要我們幫什么忙嗎?”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公司得到“重新調整”,就好像是需要修理的機器。在這里,人變成了機器上的齒輪。對于機械型公司的詳細探討,請參考斯圖爾特?里德(Stuart Reid)的博文。
這種“機械”論本質上把人當做掌權者所要利用的資源。它行不通,原因是:人不是沒有生命的物體,遭到操縱時會做出抵抗。
最近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刊登了一篇特寫,內容是谷歌(Google)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怎樣通過內在的、自下而上的方式為他的公司帶來了一次“美麗的構思革命”。通過以下介紹的四種方法,你也能像佩奇那樣對“機械型”公司發起挑戰,從而自下而上地為員工和企業重新注入活力。
了解并使用“卡爾森創新法則(Carlson's Law of Innovation)”
“自下而上的創新往往無序但聰明。自上而下的創新往往有序但愚蠢。”——這就是卡爾森創新法則。在埃里克?施密特掌控之下,谷歌的決策和調整幾乎完全依賴于增量式A/B測試和數據分析,這不可能讓整個公司煥然一新。佩奇上任后則用一種全局性模式“動員了整個公司”,他信任谷歌的員工,讓他們成為執行者。
你該怎么做:作為負責人,面對重大措施或創新時要想到“自下而上”。請公司所有部門都提出意見、想法和批判性思路。用開放的心態接受大家提出的東西并感謝每個人做出的貢獻。要讓公司各個層面上的成員都感到他們能讓整個企業變得有所不同。對他們表示贊賞,這能讓他們得到所需的信心,進而拿出最優秀的想法。
和人們討論可能性
“我們正在谷歌上下慢慢建立一種構思文化——各個團隊相互獨立,但它們之間的溝通、情感及合作越來越多。”谷歌負責安卓用戶體驗的高級董事馬迪亞斯?杜蘭特指出。如果把公司里的機器、桌子和文件柜統統搬走,剩下的就是一群正在進行一系列“對話”的人。作為一個參與其中的負責人,你的責任是監督這些談話的“可能性水平”。引導這種對話,同時激發一種凡事皆有可能的心態,這才是你真正的影響力所在。
你該怎么做:遇到任何人都要問:“在這里,你對自己和他人的可能性有什么感覺?”聽聽他們怎么說,聽到你不喜歡的話也不要起戒心。問問他們為什么他們認為事情本來就該這樣,這會讓你在人們怎樣評估可能性方面學到很多東西。想象一下,你正把一根手指放在公司的脈門之上,而對話就是它的血液。不斷記下似乎限制了可能性的事物,以及似乎產生了這些事物的因素。邀請人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來打造項目或者制定政策,從而重新在可能性方面取得突破。把這項工作不斷延續下去,人們的對話就會變得活躍起來,而你領導下的員工也將相信任何事都有可能。
重新學習講故事的藝術
“一切關乎各個團隊共同交流,共享信息,最終找準‘最佳切入點’。”Youtube Mobile高級產品經理安德雷?多羅尼切夫說。人們天生喜歡交流他們的想法和經歷。如果一位領導者鼓勵人們講述有感染力的故事,同時培養這樣的意愿,就會出現奇妙的局面。
在公司成員之間流傳的故事映射出整個企業的信念。人和機器不同,與事實和數據相比,人對故事更感興趣。作為人類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溝通方式,故事的力量來自于它讓人們感到自己在與人分享,而且是團體的一份子。對任何領導人來說,如果想有效地和人們探討公司的可能性,講故事都是一項關鍵技能。
你該怎么做:學習講故事的藝術!不要再做什么‘演示’,開始講故事吧。收集一些能鼓舞人心的話語、寓言、生活經驗和逸聞趣事,同時練習把它們溶入你的話語之中。寫出你自己的故事,把和貴公司有關的可能性嵌入其中,然后經常重復這個故事——重復就是溝通。鼓勵員工對故事充滿熱情,同時開始書寫他們自己的故事。
建立教練文化
“在谷歌,沒有誰是構思方面的頭號領導。”Google Search首席設計師喬恩?韋利透露。存在 “最高級領導人”及下屬的傳統等級文化中,教練文化是一種培養人才和保留人才的有效途徑,原因是它鼓勵共贏合作。同事之間自然會形成各種關系。理想的情況下,團隊中每個人的思維和行動都會考慮到合作,這樣,無論參與的是什么項目,所有成員都將同樣致力于取得成功。冠軍也需要教練。把你的目標定為指導一個冠軍團隊(并成為它的合作伙伴)吧。
你該怎么做:成為教練;參加教練課程,或者從你自己的教練身上汲取經驗。學會像個教練那樣思考、行動和講話。把自己當作希望成功的那些人的合作伙伴。想到“共贏”,同時想到沒有你的支持,別人就不會有所表現。成為你自己想要的那種領導人和顧問,途徑是通過當教練來幫助別人體驗什么叫做掌握和目標感——然后培養他們成為教練。
對“以人為本”的公司,你對它的可能性有哪些看法?拉里?佩奇對谷歌曾經的“機械化”系統所做的調整是否成功?你在你的公司里采用了這些策略嗎?請在評論中和我們分享你的策略,或者提出你的其他想法。(財富中文網)
查看本文作者英文博客,請點擊此處。
相關稿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