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數字說事兒,你可在行?
《財富》(中文版)--“現在,每天有500具棺材正在運往我們這個城市,它們正在等待著你,等待著我,等待著我們在座所有的人… …”這是很多年前我在美國聽到的一個有關交通安全的演講,當時在場的聽眾都震驚了。這位演講者一開場就用數字說事兒,立馬俘虜了全部聽眾。
時下流行網上購物,消費者上網會先看看有多少人“評價”了,有多少人“購買”了,有多少人“訂閱”了,有多少人“頂”了。商家用數字來激勵用戶采取進一步的鍵盤操作行動,以達到提高銷售額和促進B2C的對話目的。“有4,782人已經購買”、“有34,578個好評”,與模糊籠統的大概描述相比,明確的數字與生俱來地具有非凡的魔力。
今年年初,我為某全國醫學界專家交流大會做演講方面的指導和點評。會前組織者告訴我:“我們的醫生和醫學研究者都是非常嚴謹的。”果不其然,上臺的演講者大多都借助PPT演示,那上面布滿了明細的數據、具體的圖表,甚至蠅頭小字的注解,看上去就像一張放大的4K紙雜志文章頁面,有點恐怖。據說多數的醫學演講都是這樣的,因為醫學科學得用數字說話。譬如:心率、血壓;血液、尿液;腫瘤大小分別要通過觸診、聽診、化驗、數字影像來獲得確認。假如研究有對照組的話,還會涉及隨機概念、統計分析等等。演講者習慣一次性地直接把數字丟給聽眾,至于怎樣讓它們“藝術”地替研究說話,很少有人考慮到。
我知道本人此次的使命是做一條“鯰魚”。我也來一個對照組實驗:上午還是按傳統醫學演講路子走,下午演講者則“被迫”做新的嘗試,目標是讓枯燥的數字變得可以感知。比如,“人的一生要走11萬多公里”,如果換一種說法:“據足病學醫學協會調查,你的腿在你的一生中要走11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四周!”11萬公里是一個抽象數字,把這個數字換算成“相當于… …”就能夠幫助聽眾建立一個想象空間。
再比如:“一個多月中,日寇在南京屠殺了30萬中國人”,有人這樣描述:“一個多月中,日本侵略軍在南京屠殺了30萬中國人!30萬人排起來,可以從杭州排到南京;30萬人的肉體能堆成兩座37層高的金陵飯店;30萬人的鮮血有1,200噸!”對于一般人而言,數據越大,越沒有什么概念,要是做一個類比,就方便理解了。到了下午,演講者開始“嘗鮮”,結果效果好極了。會上有人談體會:回想起來,以前在國際醫學交流舞臺上,我們顯然吃了虧,用外語表達已經是我們的短板,再加上傳遞缺乏技巧,讓我們在影響力、傳播力方面顯得很弱智。
企業界的名人任志強,大家都叫他“任大炮”,可是他自己卻說:“我不認為我是在放炮,我演講都是用數據說話,每次演講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功課。”我是在現場聽過他幾次演講的,一次在“商界木蘭”年會上,兩位女企業家向任志強抱怨房價太高:“一套房把三輩子的收入都掏進去了。”任志強回答說:“一個房產項目從開發到最終完成要好幾年,你做一套衣服用多久?再說,胸罩那么大一點,要好幾百塊錢,按平米算,比房子貴多了。”和面前的兩位女性講房價成本、施工耗資等,可能會“雞對鴨講”,但是將數字結合到上下文情境中,把它與人們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或許能夠輕而易舉地縮小雙方的認知偏差,雖然這個比喻聽起來有那么點“低俗”。
馬云在說到數字時比較體恤聽眾,這或許歸功于他高考時數學只得了1分。“我記得2003年第一次開始思考做網商大會時,整個淘寶的交易不到一個億。今年淘寶網的交易將過1萬億,變化一萬倍… …大家知道1萬億是什么概念?這1萬億意味著中國排名第17位的省的GDP。全中國超過人民幣萬億GDP的省只有18個,去年陜西省的整個GDP就1萬億。”這是馬云在第九屆網商大會上的演講。當講到中國過萬億的GDP省只有18個時,臺下幾乎沸騰了。1萬億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地位,也許很多人都不清楚,但是很多人知道中國的眾多省份,馬云這位數學差生巧妙地使用對比,讓大家建立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概念,其所產生的影響力遠比干巴巴的1萬億大得多。
喬布斯演講從不像賬房先生那樣報流水賬。2008年在Macworld大會上為慶祝iPhone誕生200天時,他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售出了400萬部iPhone手機。”喬布斯并沒有就此打住,“如果你用400萬除以200天,結果就是平均每天售出2萬部iPhone。”不管你是什么行業,隨便拋出一個數據,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喬布斯先從iPhone的銷量談起,再把和iPhone相關的數據做了延伸。200天內賣出400萬部,好像并不稀奇,而分解到每天2萬部時,數據的效果就放大化了,數字信息變得更有意義和說服力了。
許多受歡迎的TED演講都包含有內涵豐富、極具沖擊力的數字,而它們就成了強化主題的有力推手。每個行業、每個想要影響聽眾的演講者都可以這樣做:把枯燥無趣的數字盤活,讓人們驚嘆去吧。(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