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與意
????《財富》(中文版)-- 《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成玄英疏:“筌,魚笱也,以竹為之,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籢荃也,香草也,可以餌魚,置香於柴木蘆葦之中以取魚也。蹄,兔觃也,亦兔誏也,以么玒兔腳,故謂之蹄。此二事,譬也。”“筌”是用細竹篾做成的捕魚工具。“蹄”是捕捉兔子等用的“圈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掛在河里的筌本是用來捕魚的工具,可等捕到魚之后,就被忘掉了;設在山里的圈套本是用來捉兔子的工具,可等到捉住兔子以后,也成了沒用的東西。兩者都用來比喻一件事:凡已達目的,即可忘其憑借。比喻的鋪墊,最終是為了說明言與意的關系:語言和文字本是用來表達心中想法的手段,但如今的學者,卻太看重語言和文字,而把“意”給搞沒了。
????莊子這里說的“意”,是指玄妙之“道”。言意之辯是魏晉玄學的重要內容。玄學重內心體認,輕向外追求,以內主外,主張“修本廢言”,方能得“道”。
????這個論題當然是先秦時代開啟的,除了莊子,《周易·系辭上》中也有:“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
????孔穎達對此解釋說:“此一節夫子自發其問,謂圣人之意難見也。所以難見者,書所以記言,言有煩碎,或楚夏不同,有言無字,雖欲書錄,不可盡竭于其言,故云‘書不盡言’也。‘言不盡意’者,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寫,是言不盡意也。圣人之意,意又深遠。若言之不能盡圣人之意,書之又不能盡圣人之言,是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也。故云:‘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疑而問之,故稱‘乎’也。”
????那么圣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什么辦法呢?就是立象以盡意。之所以要立象,就是為了表達書、言不能夠完全表達的微妙意旨。“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周易·系辭上》)賾:繁雜。物宜:事物的性質和道理。劉熙載說整個《易經》都是圣人為了“立象以盡意”而作。圣人用卦畫來模擬天下萬物的形態姿容,反映它們的特征,這些特征就是卦象。通過卦象再觀察萬物變化中的普遍聯系,以推行立身處世的準則和規范。這里,在形和意之間加入了一個中間環節,即是象。意以象盡,意在言外。
????“圣人立象以盡意”之后還有一系列設定:“設卦以盡情偽,系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孔穎達疏:“‘設卦以盡情偽’者,非唯立象以盡圣人之意,又設卦以盡百姓之情偽也。‘系辭焉以盡其言’者,雖書不盡言,系辭可以盡其言也。‘變而通之以盡利’者,變,謂化而裁之,通,謂推而行之,故能盡物之利也。鼓之舞之以盡神者,此一詞總結立象盡意,系辭盡言之美。圣人立象以盡其意,系辭則盡其言,可以說化百姓之心。百姓自然樂順若鼓舞然,而天下從之,非盡神其孰能與于此?故曰鼓之舞之以盡神也。”
????圣人還通過設卦以充分表達人間的真實和虛假(情偽,指實情與假象);用卦辭和爻辭來充分加以語言詮釋;運用卦爻的自然和人為變化來充分顯示有利之處;激勵百姓以充分顯露神奇。在這里,孔氏并不認為圣人之意是普通人完全不能把握的;易理雖無形,卻可以通過卦象顯示出來,而卦象又是可用語言加以詮釋的。言、象在這里作為媒介和手段,都并非是不重要的。
????孔說和玄學家王弼的論斷,其間存在著微妙的差別。王弼等秉持莊子的說法認為,得了所言之意,也就可以把言忘掉,因為“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王弼的“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古人的思辨方式和審美趣味。它造成中國人主客圓融的認知方法,導致思考問題時邏輯理性不足。在審美上,從唐司空圖《二十詩品》中倡“韻外之致”、“味外之旨”,到宋嚴羽的《滄浪詩話》中的“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羚羊掛角,無跡可尋”,再到近人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都可以從中體會到王說的流脈。
????對于言與意的關系,《莊子》與《易傳》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進行了探討,議論各有精到之處。王弼在《周易例略·明象》中曾經試圖努力統一《易傳》和《莊子》之說:“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于意,故可尋象以觀意。”他算是魏晉玄學關于言意之辨的討論中的折中派。而追尋莊子的一派,多認為言不盡意,“理”之妙在言象之外,只能默察而妙悟;宗法周易的一派,主張言可盡象、象可盡意,循言象符號可以見意。玄學家歐陽建還專門寫了《言盡意論》以反駁言不盡意論。
????傳說為《文心雕龍》作者劉勰所寫的另一部作品《劉子》中,有一段對言意關系的論述,將言意之辨總結得最好:“至道無言,非立言無以明其理;大象無形,非立象無以測其奧。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不傳。”(《劉子·崇學》)(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