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論智
????余英時先生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一文中,將《老子》歸入反智論的陣營:“老子講‘無為而無不為’,事實上他的重點卻在‘無不為’,不過托之于‘無為’的外貌而已。故道家的反智論影響及于政治,必須以老子為始作俑者。”
????余先生舉了好幾個例子說明,老子的反智言論中有很多是直接針對著政治而發的。比如:“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無知(智)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第三章)后文的“知不敢”即“懂得不敢的道理”,“弗為”也指百姓而言,意為“不妄為”,這樣就能達到“無不治”。《老子》中又言:“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第七十三章)“不敢”正是要民“知”的對象。
????又如,王弼本《老子》第十九章云:“絕圣棄知,民利百倍。”拋棄圣智的名聲和聰明智巧,人民反而可以得到比以往多百倍的好處。“聲”與“圣”古通。馬王堆《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之四(《德圣》)云:“圣者,聲也。圣者知(智),圣之知(智)知天,其事化翟。其謂之圣者,取諸聲也,知天者有聲。”漢帛書“翟”假借為“耀”,表示照耀,引申為指點、引導。意謂圣人明智,其智慧在于知天道,其功業在于化育萬物、照耀萬物,即為萬物指點明津、引導門徑。
????傳世本《老子》中的“圣”字,在帛甲本中多寫作“聲”,在帛乙本中多寫作“耳口”。帛書《五行》:“聰者,圣之臧(藏)于耳者也,猶孔子之聞輕者之擊而得夏之廬也。”以“聞而知之”來解釋“圣”,“聞”的對象自然是“聲”,“圣”和“音”“言”有密切關系。《說文解字》:“圣,通也,從耳。”
????在郭店竹簡《五行》、馬王堆帛書《五行》、八角廊簡《文子》等出土文獻,以及《大戴禮記》、《新書》等傳世典籍中,都以“聞而知之”來解釋“圣”,以“見而知之”來解釋“智”。因為大多數的人對周圍的事物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帛書《老子》甲本卷后古佚書之四則進一步把“圣”和“天”,知(智)和“人”聯系起來:“圣,天知也。知人道曰知,知天道曰圣。”因而,所謂“圣”是一種水平很高的“知”,是“知之華”,能根據間接的、歷史的或者遙遠的信息把握事物的要害,得出正確的結論,選擇合適的行為;而“知(智)”則是對直接的、現實的、就近的事物做出判斷。“圣”和“知(智)”顯然都有認識論的意味。
????再如,《老子》通行本第五十七章:“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王弼注為“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伎巧”,甲本作“知”,同楚簡本,即智巧。乙本為“智慧”。“奇物滋起”,乙本為“而邪事滋起”,甲本作“而何物茲起”,茲,通“滋”。楚簡本作“而奇勿茲起”。物,古作“勿”。
????我們可以把這里的“智慧”理解為躲避懲戒的技巧。因為針對民眾的壓制和刑罰越多,民眾就越會被迫創造出各種“智慧”手段以設法生存并躲避制裁。在中國,“智慧”一詞常同“生存”一詞連用,是謂“生存智慧”。
????上面的引文主要系根據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兩本釋文,見《文物》1974年11期。郭店竹簡和馬王堆帛書《老子》在用字上有些頗有意思的差別。比如“絕圣棄知”,郭店楚簡卻作“絕智棄辯”。嚴遵《道德經指歸》釋“絕學無憂”句云:“俗學則尊辯貴智,群居黨議。”疑嚴氏所據之版本,與簡本同。黨譯,在這里是聚眾議論之意。
????簡本和帛書的一個突出的差別是,竹簡中盡用“智”而帛書中盡用“知”。傳世本則有的地方作“知”,有的地方用“智”。綜合起來,知(智)有二義:一是指領會、理解、把握、洞悉等義,如“知其雄”“知其白”“知足”“知止”“知和”“知常”“自知者明”“吾不知其名”等等,對此,老子并不否定。《老子》中有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里的“知者”或“智者”,即有智慧的人,不在老子反對之列。王弼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在帛乙本中為“知者希,則我貴矣”,帛乙本前半句并無“我”字,意為有智慧的人很少,那么我就顯得很難得,這里當據帛乙本改正傳世本之誤。可見,《老子》對“知(智)者”是很重視的。
????二是指機智、聰明、詭詐等義,在傳世本中常作“智”,如帛書第六十五章的這段話:“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民之難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治)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治)邦,邦之德也”,在通行本中作:“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這里所謂“智”者,為易滋生奸偽、工于算計之“智”,河上公注曰:“以其智多,故為巧偽。”對這個意義上的“智”,老子是持反對態度的,今本反復強調“不以智治國”,不僅愚民,而且愚王,所以竹簡本開篇即說“絕智棄辯”。
????余英時先生認為,老子公開主張“愚民”,因為他深切地了解,人民一旦有了充分的知識就沒有辦法控制了。老子的“圣人”要人民“實其腹”、“強其骨”,這確是很聰明的,因為肚子填不飽必將鋌而走險,而體格不健康則不能去打仗或勞動。但是“圣人”卻決不許人民有自由的思想(“虛其心”)和堅定的意志(“弱其志”),因為有了這兩樣精神的武器,人民便不會輕易地奉行“圣人”所訂下的政策或路線了。所以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圣人要樹立榜樣(尚賢),則百姓會弄虛作假,爭當先進;圣人要看重稀有之物,則百姓會千方百計竊為已有;圣人如果不拿什么東西來刺激百姓的欲望,就能使百姓相安無事。老子所反對的“智”即指“爭”“盜”“亂”的手段和技巧。(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