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的投資邏輯
????在我看來,李嘉誠的投資行為雖然繁復,卻并不難以理解,大體遵循以下三條邏輯。
????首先,李嘉誠遵循價值投資策略,傾向于收購“微笑曲線”兩端附加值高的業(yè)務。比如價值鏈上游的能源業(yè)務(赫斯基能源公司2013年平均每天出產31.2萬桶石油)、下游的零售(包括香港在內的25個市場擁有屈臣氏、百佳超市超過10500間零售門店)和港口業(yè)務,覆蓋大宗商品和大眾消費品的經銷買賣,有助于掌控生意管道的“入口”和“出口”。
????事實上,“管道”和“端口”思維是李嘉誠遵循的重要投資理念,對電信牌照和港口泊位的投資便是例證,2014年和記黃埔以2.25億英鎊投得英國4G牌照,截止2013年和記黃埔在全球重要港口布局278個輪船泊位,形成海運網絡。而專注于TMT領域的維港投資所投資孵化的Facebook、Skype、Spotify、siri、Waze、Summly等產品均帶有互聯(lián)網入口特質。
????其次,李嘉誠青睞那些對組織能力依賴度較低的業(yè)務,如房地產開發(fā)、物業(yè)出租、污水處理等基建項目,這類生意受“人的因素”影響較小,易于形成持續(xù)、穩(wěn)定的收益。
????房地產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yè),生產流程相對簡單,僅涉及投標、競拍、設計、開發(fā)、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對組織管理能力的要求較低,更注重市場意識和資本運作,長江實業(yè)這種大型財團具有天然的競爭優(yōu)勢——香港每12個私人住宅單位中,就有一個由長實實業(yè)開發(fā)。
????基建項目的特點是工業(yè)化、標準化、風險低、收益穩(wěn)定,精細管理要求低。李嘉誠以旗下長江基建為運作平臺,在中國大陸、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開展大規(guī)模基建。
????最后,以地皮儲備的形式投資并囤積土地,并不急于開發(fā)房地產項目,等待土地升值后開發(fā)銷售,或者直接出售土地獲取升值差價,這也是香港富豪熱衷的“l(fā)andbank模式”。
????李嘉誠在香港早期著名的地產項目“黃埔花園”就是拆除黃埔船塢之后開發(fā)。長江基建近年來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大規(guī)模收購葡萄園,也不排除儲備土地、待價而沽的可能性。
????(圖片來自長江實業(yè)集團2013年度財報)
????以上是李嘉誠大致的投資邏輯,借助于以下三大投資手法,構建起無與倫比的商業(yè)帝國。
????1、 反周期操作——在市場恐慌時買入,在市場繁榮時買出,在風暴眼中傲然獨立。
????李嘉誠發(fā)家正在于此。1970年代,當英資公司從香港大規(guī)模撤離導致股價蕭條,李嘉誠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收購香港電燈、青洲英泥、和記黃埔等英資企業(yè)。1989年之后,外資從中國大陸紛紛撤離,李嘉誠反其道而行之,積極到大陸開發(fā)房地產,日后獲得超值的土地收益。
????1986年,中東石油危機的影響還未消散,全球油價暴跌,石油股低迷不振,李嘉誠入股虧損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并大舉收購石油資產,在日后油價大漲中成為受益者。
????2、投資組合理念——多元化業(yè)務互為依托,著眼長遠,不為某一業(yè)務暫時虧損所動。
????李嘉誠以長江實業(yè)為股權投資和項目管理平臺,和記黃埔則是最主要的多元化經營平臺,在全球52個國家進行地產、酒店、零售、基建、能源、電訊、港口等六大核心業(yè)務。
????多元化的業(yè)務組合提供了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不必因為暫時的虧損而出售項目,相反有資本實力孵化有升值潛力的
業(yè)務。1993年,李嘉誠投資84億港幣收購英國2G移動網絡“orange”,持續(xù)投資擴展到荷蘭、比利時、瑞士、愛爾蘭、香港、澳大利亞、以色列市場,于1999年互聯(lián)網熱潮之際以1180億港元出手,升值12倍之多。隨后,李嘉誠進入下一代3G移動網絡投資領域。
????3、 高現(xiàn)金流、低負債率不僅有助于安全渡過經濟危機,更提供了反周期操作的資金。
????現(xiàn)金流是維系企業(yè)運轉的命脈,健康的現(xiàn)金流應控制在合理負債范圍之內,避免過度擴張承受高負債和高風險,以應對經濟周期和行業(yè)周期的考驗。李嘉誠嚴格控制旗下企業(yè)的負債率,保證現(xiàn)金流的充裕,因此得以安全渡過1997、2008金融危機,并從中斬獲抄底機會。
????從和記黃埔2013年財報可以看出,從2004年至2013年的10年間,和記黃埔負債凈額在總資本凈額的比例呈下降趨勢,從最高的37.1%降至20%,這應是李嘉誠有意為之的結果。(財富中文網)
????(圖片來自和記黃埔2013年度財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