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詞到形容詞:洋專家解讀三中全會公報
????由于中共召開的全會是非公開會議,除了領導層想要傳遞出的聲音外,我們對其他信息無從知曉,因此我們只能從已知信息中捕風捉影,對保守的中南海哲學加以研究。雖然習近平因平易近人的語言和真情實感而備受贊譽,但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后發布的公報著實平淡無奇。如果大家希望自己的學生或者家人永遠別對中國政治產生興趣,那就一定要把這份文件介紹給他們看看。
????我喝了幾口濃咖啡,拔開熒光筆,打開字典。我發現了什么?這是一份重大改革的宣言書,但它給我們留出了想象空間,而且這個空間或許太大了。
????以往中共全會發布的預示重大政策變動的公報曾將很多新名詞引入意識形態語匯。比如“商品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在這次發布的公報中,最重要的關鍵詞或許是“決定性”,它出現在“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個表述中。與中共十一屆、十三屆和十四屆三中全會不同的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的這個表述算不上是政策方向的重大變化。中共將注意力由名詞轉向形容詞,是在澄清、強化未來中國的發展方向,而不是設定一個全新的發展路線。
????我之所以說這個詞“或許是關鍵詞”,是因為新華社在公報文本最后進行的總結中根本沒有關注到這一點。但這一點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超越了之前有關市場的論調,即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但至于它是否是公報中最大的亮點,沒人可以妄下定論。
????公報中還出現了其他一些重要內容。
????積極的一面:
????1. 公報內容顯示,我們將在廣泛的領域內經歷大量試驗并實施新的國家政策,這些領域包括政府日常管理、深入推進價格自由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和預算、干部考核、產權和土地所有權、稅收、環境保護、司法體系、戶籍、放寬民間資本和外資的市場準入以及保障競爭性市場。
????2. 政府顯然有必要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政策普及與統一,包括消除區域壁壘以及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政府行政標準化。
????3. 創新一詞在科技等領域被屢次提及,但是形容詞“自主”并沒有出現。此舉延續了李克強從不提及“自主創新”的套路,昭示著更加自由開放的科技政策,這一點與溫家寶和胡錦濤執政時期截然不同。
????4. 中國將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具體職責尚不明朗,但它可能會采取類似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的運行制度,協助各政府部門協調外交及安全政策。它將有助于緩和存在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外交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及其他部門之間的不和諧信號與爭吵。
????5. 公報沒有提及邊境爭端、南海問題、與日本的島嶼糾紛或網絡安全問題。強調外部環境的威脅可以成為增加國防開支或采取更加積極的國際姿態的理由。但我們并沒有看到類似的措辭。
????消極、含糊的一面:
????公布有關特定改革的更多細節。相反,公報中包含很多暗示,而暗示往往至關重要。但提供更多細節原本可以減少反對者的回旋余地。
????2.公報還對公有、國有經濟的持續重要性表達了高度重視。國有企業不僅在支柱行業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應能提高整個經濟體的競爭力。這樣的表述可能在政治上是安全的,但它表明了這些行業的改革所受到的真正約束,以及讓國有企業免受有關競爭政策、市場準入和金融市場的標準規則的束縛。另一方面,這也可能意味著國有企業將被迫提高效率、大幅提高紅利上繳比例、推進內部治理規范化并與私人企業和外國公司進行更公平的競爭。目前,這一切都還只是猜測,但語焉不詳是沒辦法讓人放心的。
????3.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有可能是一個迂回的解決辦法,目的是繞過標準決策過程中存在的僵局以及中共、政府和國有企業內部反對變革的特殊利益集團。這種做法將有助于加快改革提議的采納,讓改革實施更加順利。但這個機構的設立也可能意味著改革存在重大阻力,取得進展存在相當大的困難。
????4.除了強調需要進行司法改革和進一步推進民主、捍衛人權和憲法的其他標準要素之外,公報中沒有什么新的信號能讓人們相信,中共愿意接受對其權威(中共的運作方式或中共及政府的問責方式)的系統性約束。有些人認為,良好的市場運行以及國家與社會關系真正的穩定需要更大的政治空間。但這份公報顯然并沒有給這些人帶來很多希望。
????5.公報沒有提到計劃生育政策,盡管有信號顯示它將是一項重要的改革。公報公布前一天中國官方媒體相關報道中對這一點都有所觸及。獨生子女政策是否會調整成為允許生二胎的政策?這個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財富中文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