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民之道
????臨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卦象為地澤臨。兩個陽爻連袂由下而上,上面四個陰爻緊靠在一起。象曰:“澤上有地,臨。”兌(澤)下坤(地)上,為地在澤上之表象。下兌為悅,上坤為順,所以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剛浸而長”,初九、九二兩個剛爻由下而上,逐漸成長,陽剛的勢力呈現上升的勢頭;兌既為水澤,自下浸上,故曰“浸而長”。浸,漸進也。“剛中而應”,九二居下卦之中是為剛中,與六五之柔中相應,五應二,則與五同為陰類的其他陰爻皆應,四陰皆應之,故曰“而應”。六三動變為陽,則內卦兌成為乾天,陽得正位,其體即為地天泰。《泰·彖傳》:“天地交而萬物通。”通故為亨,得位故為正,以此臨人、臨事、臨天下,莫不大為亨通而合于正道,也就是合乎于天道的自然法則。(順便說一句,日本歷史上有大正時代,其命名正是出自易經的這一卦。)
????《尚書·洪范》既提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又言及“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五行之“土”與五事之“思”兩相對應,思屬五行土,所以土地代表思考。思考產生憂慮,“既憂之,無咎”。
????憂慮的事情在于,天道的運行遵循物極必反的規律,陽長陰消與陰長陽消循環往復。在臨卦中,陽爻與陰爻沒有交錯,這樣的組合即是消息卦,有此消彼長之意,并且形成一定的次序。這次序可以用來代表十二個月份,而臨卦即是十二月。“剛浸而長”之勢歷八月而成否。臨是丑月卦,否是申月卦,自建丑十二月,至建申七月,相去八個月,則成否卦。否則天地不交,萬物不通,所以《臨·彖傳》曰:“八月有兇,消不久也。”八月是觀卦(風地觀),正好是臨卦的覆卦。《臨·彖傳》解釋說:“消退之期不久將會來到。”八月陽衰而陰長,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在此否塞之際,應當以《否·象傳》所說:“君子以儉德辟難。”這里強調,臨有元亨利貞四德,但歷時八月則有兇。所以需要居安思危,不可以為天下自此太平。
????臨卦之“臨”,有多重含義。“韓康伯云:為卦澤上有地,澤上之地,岸也,與水相際,臨近乎水,故為臨。天下之物,密近相臨者莫若地與水,故地上有水則為比,澤上有地則為臨也。臨者,臨民臨事,凡所臨皆是。在卦取自上臨下,臨民之義。”(《易程傳》)
????《說文》:“臨,監也”;《爾雅·釋詁》:“臨,視也”。監視,意謂以上臨下,以大臨小。《谷梁傳·哀公七年》“有臨天下之言焉”,范寧注“臨,撫有之也”,亦證明“臨”字含有“由上視下”、“以尊臨卑”之義。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則進一步說:“諸家臨字訓近訓大,只見上臨下,不見剛臨柔之意。”但王安石說過:“剛浸長以臨柔,故為臨。”(《易泛論》)
????《序卦傳》:“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這也是就“臨人”者必須崇高、尊大而言。按卦象,二陽方長而盛大,故為臨也。臨卦是盛大之意。
????可大之業,由事而生。應積極進取,同時守持君子之道。《臨·象傳》:“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象》釋兌卦:“君子以朋友講習。”坤為思,兌為口,臨卦內卦為兌,故“教思無窮”,正如同乾卦九二《文言傳》中說的“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容,寬也。《禮記·中庸》:“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寬以居之,仁以行之”,亦是乾九二《文言傳》文。坤廣為容,又《坤·彖傳》曰:“行地無疆”,故《象》釋臨卦曰:“容保民無疆”。
????孔穎達《正義》對《臨·象傳》的這句話有個完整的解釋:“澤上有地者,欲見地臨于澤,在上臨下之義。故云澤上有地也。君子以教思無窮者,君子于此臨卦之時,其下莫不喜悅和順,在上但須教化思念無窮已也,欲使教恒不絕也。容保民無疆者,容謂容受也,保安其民,無有疆境,象地之闊遠,故云無疆也。”
????不論如何具體解釋,臨卦講的都是良好的統治術。統治者如何進行統治,如何使臣民歸順服從,歷來是政治家們關注的焦點。臨卦討論統治術,算得上是一篇有關臨民之道的政治專論。澤上有地,澤卑地高,有居高臨下之意;而地大容澤,澤滿止于地,則有坤德廣大之意。地以含弘光大之德,普澤天下之人,其澤人之道,一在教民,一在保民,正象征著統治者寬厚容納,關愛人民。上六爻辭更提出“敦臨,吉,無咎”,敦,厚也。猶如能以敦厚仁惠之德臨人,故可獲吉祥。象曰:“敦臨之吉,志在內也。”這是說,統治者敦厚待人,心意專注于其子民。
????臨卦六爻,無一為兇,原因就在于君子行事“無窮”(不懈怠)與“無疆”(無止境)。如是教民,如是保民,就是臨民之道,可以改變天下興亡的氣數。(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