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配天地,惟德是輔
????按照儒家理論,“德治”是一種政治的理想。自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代代沿襲。傳統儒家推崇德治而排斥法治,認為政治的根本問題是道德問題,道德在政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不過是道德的延伸與外化。
????季康子曾問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政”的意思就是端正。你作為官員自己帶頭端正,作出表率,誰人敢不走正道呢?在這里,政治被賦予了道德色彩。為了認識和踐履“正”的道德使命,統治者必須加強自我修養,以在更高程度上體現德性,從而獲得統治的合法性。
????在這個前提下,儒家把政治過程看作是一個道德感化的過程。例如,孔子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必定跟著倒。這里是說,仁政無敵,所向皆服。儒家把政治過程看作是統治者率先垂范,以德化民,在社會中樹立正氣,建立良好秩序的過程。
????更進一步,儒家實際上把所有的政治關系都歸結為道德關系:國是家的擴大,君是父的延伸。概而言之,“國家”概念的形成在于國和家的同一性,尤其是國與家結構原則和治理方法的同一性。國是家的外推和結構擴展,治國如同治家。 這個傳統在中國非常悠久,一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家與國無分”,最終導致“君與父無異”,君主即是全國的大家長,故亦稱“君父”。君臣關系則被視為父子關系,“臣之與君,猶子之于父”(到今天也一直還有“父母官”的講法)。君臣關系不是權力關系,而是倫理道德關系。孔子指出:“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論語·顏淵》)忠孝兩種道德的基本要求都是敬順,這也是相通的。所以,傳統上一再強調“忠孝一體”。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一個孝悌的人自然不會犯上,不會犯上自然不能作亂。
????儒家的德治論,建立在一種影響深遠的性善論的基礎之上。傳統儒家除極少數(如荀子)外,一般都主張性善論。孟子講四端,孔子有言,“性相近,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可見人人生而俱有之善的本質,圣賢或愚昧不肖,都是后天的發展形成的。易言之,德性“非有外鑠”,而是“我固有之”。孟子把這樣的人性稱為“天爵”(《孟子·告子上》)。
????在《大學》中,學習成人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明明德”。這首先意味著,所有的人都賦有“明德”。然而,這種自有的德性必須通過自我修養(“明明德”)才能得到彰顯和擴充。朱熹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所謂“人之所得乎天”,就是孟子說的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良知良能。“人本來皆具此明德,德內便有此仁義禮智四者。”人的本質是善的,但善只是一種潛質,需要盡一生去挖掘,“譬如明鏡,污垢覆面,何以應物?譬如燈火,飄搖如豆,何以照人?”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其意正在于此。
????在求“仁”的路途上,天子與庶人是平等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由此,夏勇先生認為,儒家的德治說,必然要求政治參與。“既然一個統治者從來就不曾自動地和必然地代表一種高水平的德性,那么就必然應當允許其他力量的參與。”(《中國民權哲學》,三聯書店2004年版)他把中國古代這種參與政治的權利主張命名為“德性權利”,與西方的“自然權利”相區別。
????夏勇給“德治”的舊瓶裝了新酒:有更多力量參與的政治才是最好的政治,而這種政治就是“德治”。統治者如果做不到“德配天地”,則其統治就會喪失正當性。既然“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那么,君主失德,就可以“以德抗位”,“以德取位”,連起義暴動都是合法的。
????《尚書·蔡仲之命》言:“皇天無親,惟德是輔。”上天公正無私,總是幫助品德高尚的人。 反過來說,失德的人,天也會拋棄他。這種天德觀,甚至被李存山先生指為中國式的“三權分立”:“如果我們用現代民主的分權思想來比附夏、商、周三代的民本思想,那么我們可以說,在夏、商、周三代也潛含著三權分立的觀念。因為天的意志代表民的意志,而王又須按照天的意志來執政,那么民似乎具有立法權,王則行使行政權,而對王的選舉、監督和罷免權則屬于天。”(李存山:《中國的民本與民主》,載《孔子研究》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