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住一整年的熬夜加班和各種壓力,面對年終考核中那個閃亮的“優”,你會開懷大笑多久呢?
????為了翻番的薪水和升遷的職位,放棄了原本默契的團隊和喜愛的工作,你真的會在新職位上興奮不已嗎?
????終于成為行業的頂尖級人物,回首來路時卻沒有想象中雀躍的歡呼、幸福的心跳和情緒的高潮,你真的以為幸福不過如此嗎?
????如今的職場人,每一個前傾的身影都像是在唱片上轉動的唱針——拼命奔跑,華麗跌倒——貌似在追求幸福,卻在幸福應該降臨的時刻驀然驚詫,幸福感怎么依然遙不可及。哈佛排名第一課程“積極心理學”的講師,被譽為“最受歡迎講師”和“幸福第一人”的本·泰勒·沙哈爾博士也曾這般描述自己:“我曾不快樂了30年。”
????16歲那年,出生并成長于以色列的沙哈爾一舉獲得了全國壁球賽的冠軍。也正是那次“成功”的經歷讓他對幸福的理解發生了根本的轉變。在賽前長達5年的艱苦訓練中,空虛感始終如影隨行,他雖為此悶悶不樂但仍堅信:最終的勝利,一定會帶來充實感與幸福。如愿奪冠后的他欣喜若狂,和家人、朋友舉行了隆重的慶賀。“可就在那天晚上,睡前我坐在床上,試著再回味一下無限的快感。突然間,那種勝利的感覺,那種夢想成真的喜悅,所有的快樂,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我的內心,忽然又變得很空虛,只有迷惘和恐懼。淚水涌出,不再是喜極而泣,而是傷心難過。在如此順意的情況下,尚不能感到幸福的話,那我將到何處,去尋找我人生的幸福?”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他非但沒有找回快樂,內心的空虛感反而越來越重。慢慢地他發現:勝利,并沒為他帶來任何幸福。
????正如沙哈爾一樣,我們大部分人都會將“成功”定義為幸福。因為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就是這樣的:孩子成績全優,家長就會給予獎勵;員工工作出色,老板就會發給獎金。人們習慣性地去關注一個個具體的外在目標和擁有物——優異的成績,輝煌的業績,升遷的地位、大量的財富。這一種以獲得社會高成就為目的的“成功”被稱為自我感和主動感的滿足,即通過控制對象和所有物,而擁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關系。一旦外在目標達成后,人們容易把短暫放松的心情解釋為幸福,好像事情越難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強。不可否認,這種目標達成的解脫,能讓我們體驗到真實的快樂,但它絕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因為,這種依賴“外在擁有”為刺激來源的幸福感,必然會由于人類天生的適應性而快速喪失愉悅體驗。一位西方心理學家曾為此做過一項很有影響的研究,他調查了彩票中獎者和車禍截肢者的幸福感。當外在的幸運和災禍到來之初,這兩類人的幸福感確實有很大差別;但6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測試時,結果卻發現這兩類人的幸福感幾乎處于相同的水平。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Daniel Gilbert教授在著作《跌倒的幸福》中提出,“當一個人從一貧如洗上升到中產階級時,財富的增長會使人們感到更幸福。可是,接下來的財富增長就不會再使人增加多少幸福感了。”
????而且,這種以外在目標為導向的行為方式,在其過程中又常常會忽略了與感知、情緒、興趣等諸多與內在感受密切相關的因素,如身心的協調、自我的探求、過程的體驗、關系的經營。這就是“成功”之后會快速陷入空虛感的原因。
????如果過分用外在成功來定義幸福,還容易造成其他一些心理問題:
????第一種誤區,是將成功絕對化。認為成功就是一定要出人頭地,占據領先的優勢,將所謂的成功作為人存在的終極意義。一旦不能實現目標或遭遇挫折,則會怨天尤人,喪失全部的斗志甚至生存的意義。很多身居高位而中途受挫的職場人士容易陷入這一悲劇角色。
????第二種誤區,是將成功狹隘化。做人做事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忽略了更多的過程和他人的感受,最終將造成個人感受的極度匱乏,以及人際關系的孤立無援。
????第三種誤區,是將成功模式化。簡單效仿成功前例,隨波逐流,完全不考慮個人興趣和潛質。因此最后即使達到一定的成就,仍會出現強烈的空虛感和無名寂寞。
????當然,獲得金錢和地位,可以提高我們的成就感、安全感和滿足感,正是這些感受體現著我們對生活最本質、最直接的熱忱。所以我們的幸福與成功有關,但遠遠不止這些。
相關稿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