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結底,云計算是技術供應商用便利性來吸引用戶,把他們的數字信息收集起來的方法。有點像水庫,國家改變自然的面貌,把水資源集中在某處,然后人為地分配它。水庫帶來環境、生態、移民、全流域資源分配的公平性等等問題;云計算帶來壟斷隱患、隱私問題和其他信息安全問題。水庫……算了,不說水庫。發展云計算為什么成為技術供應商的需求?或者說谷歌、微軟、IBM、蘋果它們把用戶的信息集中起來,是為了什么呢?
????原因之一:爭奪用戶。當某個用戶把越來越多的文檔、照片、音樂、視頻、日程表信息放在某片云里,她(他)就會越來越離不開它。云的空間常常是免費的,基本的服務也是免費的,但有些服務是收費的,比如蘋果6月7日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愛云”(iCloud),5GB空間免費,同時提供年費24.99美元的iTunes Match功能——掃描用戶曲庫,推薦同類音樂,并提供現有歌曲音質更好的版本。而且用戶對某個供應商的云形成依賴之后,會更加傾向于這間公司的軟件產品和終端設備。
????原因之二:研究和跟蹤客戶。研究客戶可以獲得情報,而情報無論用于商業還是用于別的地方,都有很高的價值。舉個例子,研究客戶的信息,可以了解其喜好,有針對性地推送廣告。如果你有Gmail,就不難理解這一點;當你打開一封標題或內文中有“企業運營”字樣的郵件,頁面右側可能出現工商管理碩士課程的廣告。跟蹤客戶也可以獲取情報,或者直接開發成產品,和位置服務(LBS)類的應用結合起來。
????雖然有很多隱患,但由于對技術供應商大有好處,云計算得到了大規模持久的推廣。IT廠商一方面加緊開發云計算的技術和應用,建立農場一般的巨大機房來提供所需的存儲和計算能力,一方面使用金錢和各種資源,調動全球的媒體來鼓吹云。與此同時,被云計算的便利性吸引的一些用戶,也深深折服,主動宣傳云。
????即便如此,由于它固有的問題,云計算也一直被抵制。抵制的方式包括法律、技術兩大類。能提供云計算服務的廠商大都是所謂的“巨擘”,常常惹出反壟斷官司,而世界各地的隱私保護組織幾年來也牢牢地盯住云,一有機會就向政府監管部門投訴(這些努力有成果,2009年3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啟動了對谷歌云服務安全性問題的調查),或者發起旨在保護個人隱私的訴訟。信息安全供應商針對云,提供了各種用于企業和個人的安全解決方案,使用物理隔離和加密技術來消除安全隱患。
????云計算是好是壞?這是一個偽命題,就像探討西方文明、中國文化、傳統習俗、新興科技好還是不好一樣。廣泛存在的東西一定有它的優點,而且必然有缺點,我們只用區別對待,把它們的優點吸收過來就行了。云計算也是如此,如果真好用,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用它呢?只是在使用它的時候,要想著它的隱患,做好防備——意識上的警覺,以及通過使用工具來減少威脅。前者最重要;把云端的個人信息看作開放透明的比較合乎實際,無論廠商向你承諾了多少安全保障的措施和效果。
????而后者帶來商機。我們不難預言,云計算越發展,信息安全技術供應商的日子會越好過。當人們把日記和照片傳到云上,又不想黑客潛入支撐云的“服務器農場”把關鍵信息拿走,說服他們花些采購軟件的錢并不難。當企業把商業秘密放在云上,說服它們使用信息安全產品就更容易了。
相關稿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