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德相養
????作者:胡泳
????刑、德這兩個字早在甲骨卜辭中就已出現。而西周銅器銘文中亦常見刑、德。在最早的傳世文獻《尚書》中,刑、德更是常見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呂刑》篇,已將刑、德作為一對相對的概念一起使用,如“惟敬五刑,以成三德”、“朕敬于刑,有德惟刑”。這里所講的“五刑”,是五種刑罰,“三德”是三種德行,也就是人們熟悉的刑、德的基本語義。
????對德與刑的關系,饒宗頤先生曾作過很好的分析(《神道思想與理性主義》,載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49 本第 3 分冊)。他指出,西周尚德,而德更含有德與刑兩個層面?!秴涡獭分^“德威惟畏,德明惟明”,其中明指賞而畏指罰?!抖Y記·表記》引《呂刑》這兩句,鄭玄注云:“德所威,則人皆畏之,言服罪也;德所明,則人皆尊之,言得人也?!倍半蘧从谛?,有德惟刑”,乃言有德于民,惟刑為重,慎刑則民被其德,濫刑則民蒙其害,故必敬于刑。
????到了戰國時代,德與刑成為治國的主要武器,為人君者大多離不開用德、刑來駕馭其臣民。對此,戰國末年的韓非子在《韓非子·二柄》中將刑、德作為馭臣之術的兩個法柄加以討論:“二柄者,刑、德也。何為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為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貪圖獎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國君自己掌握刑賞的權力),則群臣畏其威而歸(追求)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則不然,所惡則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想辦法使國君去懲治他所討厭的人),所愛則能得之其主而賞之(想辦法使國君去獎賞他所喜歡的人)。今人主非使賞罰之威利出于己也,聽其臣而行其賞罰,則一國之人皆畏其臣而易(輕視)其君,歸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表n非子強調這兩種權柄必須掌握在國君手中,而不可授權或放權給臣下,否則就會造成權力移轉,而遭到被臣下篡奪或劫持的命運。
????應該說,韓非子的解說與《尚書·呂刑》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一種政治理念的表述。所不同者,只是將刑、德的概念內涵限定得更具體而已。但隨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學的流行與發展,人們把對星辰之運行、日月之變化、四時之回環、陰陽之交替的認識,都歸結到“天垂象,見吉兇,圣人則之”的理念中,大則國家之命運,小則家庭之吉兇,都可由天道自然加以反映。因此,用于表示賞罰之類政治概念的刑與德這兩個字,也就逐漸變成了與日月、陰陽、四時密切相關的而表示吉與兇、生與死、生長與消亡、積極與消極的一對特定的帶陰陽化(刑為陰為殺,德為陽為生)和數術色彩的概念。
????《十六經·姓爭》說:“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望失其當,環視其殃。天德皇皇,非刑不行??娍姡履拢┨煨蹋堑卤貎A。刑德相養,逆順若成?!秉S帝極力主張刑與德的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如日月相配合,如果彼此不能協調運行,災禍就會四處降臨。天德照耀一切,但如果缺少了懲治罪惡的刑律,也不會深入人們的內心;天刑引發敬畏,但如果沒有對道德的有意培養,刑律就會越用越濫,最終頹傾崩塌。刑罰與德賞相輔相成,逆與順也便得以確定。這里的“德”被稱為“天德”,“刑”被稱為“天刑”,無非是為了抬高德與刑的地位,使之神圣化、永恒化。唯其如此,才能出現《詩經·大雅·假樂》中稱誦贊美的“穆穆皇皇,宜君宜王”的美好景象。
????這種“以德治國”與“以法治國”的辯證關系,堪稱中國古老的政治文明。從《黃帝四經》看,刑德思想確是黃老之學的核心之一。《尉繚子》曾概括黃帝思想云:“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刑以戰之,德以守之?!?/p>
????林俊宏先生說:“刑德相養根本上就是儒家德治與法家法治的結合,這是政治思想匯合現象的一個表征,說明了單一種的統治方法并不能滿足多變的政治現實與人性,對稱性地使用是有效統治的要件?!彪m然《稱》中言“善為國者,太上無刑”,但《四經》顯然認為刑與德二者不可偏廢其一,它們并非截然對立,而是可以通過“道”而會通的。《四經》把刑德與陰陽搭配起來論述:“刑晦而德明,刑陰而德陽,刑微而德彰”(《姓爭》);“夫天有恒干,地有恒?!且杂谢抻忻?,有陰有陽……地俗德以靜,而天正名以作,靜作相養,德虐相成,兩若有名,相與則成,陰陽備物,化變乃生”(《果童》)。刑德若陰陽,以對方的存在為條件,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能單獨存在。對于國家政治而言,既要施行光明的賞, 也要施行隱晦的刑,刑賞陰陽需互相配合。
????這里除了指出刑德與陰陽的自然對應之外,還傳達了“相反相生”的概念,說明了德與刑當相互依轉。對此,《四經》又加入了四時的變項:“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后刑以養生,姓生已定,適(敵)者生爭,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觀》)。按四時之序,春夏在前,秋冬在后,故治道亦須以德教為先, 以刑罰在后。人類最初氏族社會的形成即意味紛爭的發生,不消除互相敵對的行為,社會就不能安定,而安定的準則,就在于刑與德的配合。
????刑德相養就像陰陽代換、春秋輪替一樣。《經法·論》稱:天的性質是“極而反”。物極則反,這是天道。黃帝帛書很值得注意的一個論點是:將刑德這一政治領域的概念與天道物極則反的規律等同看待。刑德代替因此成了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則。
????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副教授,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