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過路費的 vs 帶貨的:中國互聯網兩大門派,誰能勝出?
中國互聯網公司在不斷重構中前行。但穩定下來的是: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京東、拼多多。它們幾乎坐穩了前五名位置。從《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來看,京東、阿里巴巴和騰訊三家也連續幾年名次不變。
這種排名背后能夠穿越規律的是:“交易層”公司價值的體現。
無論是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這類平臺類型交易公司,亦或是京東這種B2C買賣交易公司,都在印證互聯網世界和真實世界越發趨同的一點:交易為王。
騰訊或許是一個特殊的交易類型,它主要收入來源是游戲,而這是一種虛擬物品交易,這種交易似乎更加強大——它完成了從生產到變現的所有閉環,而且不消費物理世界中的生產資料。
如果將公司劃分為“交易層”公司和“信息層”公司兩類,百度則是“信息層”公司的典型代表,即它無法深度切入到交易環節。簡單來說,在過去的信息高速公路上,百度屬于那種“收過路費”的公司。盡管百度此前曾經想深度進入O2O領域,但最終以糯米的失敗告終。有評論認為:“相比搜索而言,O2O太過于辛苦,利潤率也過于低,并不是百度的基因。”
未來的巨頭也想把自己變成一家交易層公司,滴滴顯然具備交易層公司屬性,字節跳動和快手也在快速從信息層切入到交易層。
有消息稱,快手即將完成新一輪(F輪)融資,總金額達到30億美元,這極有可能是快手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投后估值達到286億美元。
雖然這一估值遠低于擁有抖音的字節跳動750億美元估值,但兩者在最近兩年最大的變化即將其自身的娛樂屬性轉化為商品交易屬性。
大約在1年前,一位投資人告訴我,抖音將面臨巨大的問題是:如果未來經濟大環境不好,市場品牌投放廣告大盤下降,抖音和頭條收入就會下降。
在這名投資人眼中,1年前的抖音如火如荼,但流量的廣告變現模式對于這家公司來說,過于單一也過于危險。抖音和今日頭條兩款產品,字節跳動1-6月的廣告收入增長高達113%,達到500億元,占據23%市場份額。
1年后,無論快手和抖音都將流量直接變為“賣貨”,大刀闊斧地切入到交易層。比如快手,從2018年底,快手開放電商購買渠道后,一些知名主播的主要收入來源都來自于幫助電商賣貨,電商給與主播打賞,而快手將分得一半的打賞收入。
如果再比較抖音和快手,快手的to B端廣告收入比抖音差得多,但to C端的打賞收入則強于抖音。從底層產品邏輯來說,快手是一個社區,而在社區之上很容易產生電商交易,抖音更像一個媒體產品,廣告則成為主要收入來源。
讓人驚訝的是,曾經只有483位粉絲的企業賬號三一重工在快手直播賣貨,超過700人觀看。在一個小時內,單價35萬以上的壓路機售出了31臺。
交易這一亙古不變的規律依舊是商業文明的基石,這一點在中國互聯網領域已經越發明顯。當然,今天的討論僅限于中國互聯網世界,美國互聯網公司還是有所不同。(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