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難保健康
《財富》中文版——假如你最近在關注運動追蹤業,就會發現一種介乎脈搏微弱和心跳完全停止之間的狀況。該市場的領先者Fitbit公司,以生產記錄使用者行走步數、睡眠時間等數據的手環而著稱,公司股價在其2015年上市后不久便達到48美元左右的最高值,如今卻暴跌到了剛剛5美元多一點。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與此同時,今年7月,Up手環的生產商Jawbone正在清算資產,而該公司也一度作為新創企業的寵兒,風投資金滾滾而來,市場估值高達30億美元。
這是否意味著,那些追蹤記錄設備無非是一些時尚小發明而已,就像GoPro牌運動相機和指尖陀螺之類的玩意兒,注定會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當然,這種觀點多少符合實際情況:在Fitbit的5,020多萬名注冊用戶當中,僅有2,320萬人仍然在使用該手環。看起來,第一代健身追蹤設備多半已經壽終正寢。
如今,這場競賽正在等待下一個突破。而這一回,進場的很可能是規模遠大于Fitbit的玩家。谷歌、蘋果以及一些藥業公司正在研發新一代可穿戴產品,不僅用來記錄健身數據,還可以追蹤各種醫學指標。如果這些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實現了這些宏偉目標—比如,不用針頭刺入皮膚便可測量血糖來確定用戶是否患有糖尿病—那么,數據跟蹤業就會起死回生。但是,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而且時間上也可能還要等很久。
2008年年初,幾乎沒有幾種產品能夠像健身追蹤器那樣名聲大噪、身價百倍。在不到10年時間里,Fitbit公司賣出了6,300多萬件產品。
“量化自我”這個理念也應運而生,即認為人們只要能夠收集并分析各自的生物計量指標,就可以在飲食和健身方面做出更好的選擇。“我們的初衷是幫助每一位美國人離開沙發,多做運動,吃得更科學,生活更有質量。”Fitbi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帕克當時說道。
后來如你所知,數以百萬計的民眾人人帶上手環,并告訴自己的至愛親朋這一天走了多少步。然而,隨著技術發展到可以追蹤更加先進的指標,人們對它也就越來越沒有興趣了。
在某種程度上,Fitbit及其同類企業成為了自己成功的犧牲品,就像重蹈了流行一時的GPS設備制造商的覆轍。數據追蹤如今盛行不衰,連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都把單體健身追蹤設備的全部功能幾乎盡收囊中。
與此同時,追蹤設備制造商從未完全打消人們對其所提供數據準確性的質疑。例如,最近公布在《個性化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7種流行的運動追蹤設備,在計算使用者所消耗的熱量方面全都存在重大差錯。
由此來看,該行業的未來似乎有賴于改進其核心技術。Fitbit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管理已經收集到的信息,從而使用戶可以測量高血壓、房顫和睡眠呼吸暫停等病癥。僅僅在美國,就有1,800萬名成年人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癥。此舉可以使該公司的產品從為炫耀而擁有,變為“必須擁有”,帕克說道。這些研發項目的時間進度尚不確定,因為還要取得主管部門的批準。
美國有2,900萬名糖尿病患者,還有約8,600萬名的前驅糖尿病患者,因此,研制一種無創傷血糖測量儀便成為該行業夢寐以求的法寶。不過,要想發明它談何容易。
是否可以通過除血液之外的體液準確測量出體內葡萄糖含量,這尚在未定之天,范德比爾特大學的一位糖尿病專家馬克·賴斯說。人體自身嚴格調節體內葡萄糖的總量,葡萄糖只有在其水平超過正常范圍時才被排出血液—再通過眼淚、尿液和汗液排出體外。也就是說,靠設備有可能通過汗液測量出超高的血糖,卻測不出低血糖。用紅外線光測定葡萄糖是另外一種做法,但該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問題,因為血糖水平相對較低,又是無色,因而難以測量。“存在大量的背景噪音,有效信號則非常弱。”賴斯說。
這些難題并未阻止相關企業投入數以億計的研發資金。一方面,一些新創企業在大張旗鼓地攻關克難;另一方面,大型科技企業和制藥公司則在暗中下力。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的兩則新聞報道,蘋果公司多年來一直在悄悄研發一種測量血糖的設備。(蘋果拒絕對此做出回應。)
去年,谷歌與賽諾菲合作成立了Onduo公司,定于明年開始向糖尿病患者提供培訓和支持。Onduo公司對研制出一款臨床級、無創傷、連續性血糖測量儀表示樂觀;同時,它正在與幾家研發這一產品的制藥企業洽商。
如果該行業能夠解決這些大難題,接踵而來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如何把這些生物指標與能夠加工、分析和分享這些指標的人工智能相結合,便于人們采取相應行動。最終,可穿戴設備也許還會有一定的情商,充當起教練和醫生的角色。“對于慢性病,人們需要的是服務。你不能只有技術。”Onduo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約書亞·里夫如是說。
“頭10年關注的是,‘我們如何制造出這些設備來追蹤和收集數據?’”Fitbit公司的帕克說。“下一個10年將關注的是,創見與引導。”看來,這個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漫長的休整期。
譯者:王恩冕
靈丹妙藥無覓處
《美國醫學會雜志》在2016年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說,有470名受試者接受了鍛煉計劃和低熱量飲食。這些人被分成兩組:第一組自行報告飲食和鍛煉情況,第二組則配備了健身追蹤器來測量其運動數據。兩年后,帶追蹤器那組人的體重比另外一組平均少降了不到5磅(7.7磅對13磅)。
對于匹茲堡大學的健康與體育運動教授、該研究報告的主筆約翰·亞基契奇來說,這個結果令人意外。他目前正在進行另外一項研究,探討健身追蹤所得數據為何不一定會得到健康的結果。(他個人的判斷是,追蹤設備獲得的大量數據不能同時提供支持和背景,以引導人們做出回應措施。)
如果你的追蹤設備對你很管用,“那就接著用下去。”亞基契奇說。但是,“別把這事弄得太復雜了。”減肥的關鍵在于多運動、少進食。(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