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中產階級化迷霧
《財富》(中文版)——對于紐約和舊金山這些經濟活躍的城市里的居民們來說,很少有比節節攀升的房價更為突出的生活數據了。隨之而來的則是工薪階級家庭的憂愁,他們越來越承受不起在被他們多年來一直視同為家鄉的大城市里的生活壓力了。
但是,在美國的大部分地方,房地產市場的景象卻大不相同。中產階級化,即所謂高收入家庭取代大量的低收入家庭的情形,其實在美國的大部分地方相當罕見,美國網上房地產中介Redfin公司的經濟學家內拉·理查森(Nela Richardson)說,而且“大多集中在東西海岸的少數幾個城市里。”許多經濟學家曾經表示,富裕居民的涌入往往是一件好事,可能使高中畢業的有色工人的收入得以提高。也有許多市長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吸引高收入、高學歷的居民加入當地的納稅群體。Redfin公司還提到了幾個高度中產階級化的城市,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相安無事,高收入的白領群體們并沒有獨霸一方(波士頓和西雅圖尤其是這方面的成功典范)。
另外一個不用過分擔心人們涌入城市中心的理由是什么?在許多城區,房價攀升得并沒有那么快。房地產數據調研機構Trulia網站跟蹤了美國前100個都市區的房價增速數據,比較了城區內的房價與周邊郊區的房價。在今年6月,郊外的房價漲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第一次快于城內—而且這一趨勢在7月保持不變,郊區的房地產報價與去年同比上漲了9.7%,而城區只上漲了6.8%。
這些數據所反映出的事實是,并非每個美國城市都在一邊倒地發生城區復興、郊外衰落的情景。芝加哥、檀香山,甚至還有圣何塞等城市周邊郊縣的房價,漲幅遠遠快于城市中心地帶。這對于房租直沖云霄的舊金山居民們來說,毫無安慰作用,但是對于向往城市生活的美國人來說,不妨把眼光從東西海岸稍稍往內地轉移一些。(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