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為愛也為財
《財富》(中文版)-- 不論是布里奇沃特投資公司(Bridgewater)的雷·戴利奧(Ray Dalio)和Salesforce的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還是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交易員和谷歌公司(Google)的程序員,大企業都熱衷于冥想。無獨有偶,越來越多的冥想大師也愛上做生意了。
市場調研機構IBISWorld的研究表明,從非傳統醫療保健部門脫離出來另立門戶的冥想和正念(mindfulness)行業在2015年的收入接近10億美元。但是這還沒有把以下幾項收入計算在內:現有600多個用于手機的正念應用軟件(Headspace公司最近籌得資金3,000萬美元,并且被下載600萬次),以及方興未艾、旨在幫助人們禪修的可穿戴設備(受到歡迎的Muse公司的聯網頭帶可以測量人在冥想時的大腦活動,售價為299美元)。
今年,22%的企業雇主將提供正念培訓—大型培訓班的收費通常為500至10,000美元不等,而且根據富達投資集團(Fidelity Investments)和美國企業員工健康組織(National Business Group on Health)的一項調查,該比例到2017年將翻一番。
伊麗莎白·薩德勒
(Elizabeth Sudler)曾經在高盛集團做過正念培訓,她說,雖然冥想在企業當中十分盛行,但“其原意并非是幫助你實現物質追求”。它的目標通常更加全面。在紐約市裝修精美、剛剛開業的冥想室MNDFL里,首席心靈官洛德羅·林茲勒(Lodro Rinzler)指出:“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使我們的資產翻倍。”
但是它有百利而無一害—MNDFL的無限次會員年費為2,200美元。
私募股權基金日漸式微?
-41%
作者:
Dan Primack
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自從大蕭條(Great Recession)以來的華爾街首次金融危機,2016年全球私募股權交易量到目前為止減少了41%,美國的私募股權交易量則減少了42%。這不僅影響了私募股權最青睞的助推劑—垃圾
債券的交易(減少了72%),也影響到了投資級債券的發行(減少了30%)。雖然尚不確定投資者為何紛紛離場,但可以確定的是,私募基金公司的如意算盤更加難打—也就是說,這些公司尋找買家時的選擇更少了。
譯者:王恩冕
收購熱潮
去年是企業并購最熱鬧的一年,動蕩的市場并沒有抑制住2016年的交易。下圖所示為過去12個月里收購行動最多的幾家公司。(財富中文網)
插圖:GUY SH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