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與艾爾建合并一開始就錯了
Alan Murray
2016年04月14日
現在雖然交易已停止,造成的影響遠未消失。無論是輝瑞并購,還是搞價格欺詐的同行威朗,醫藥公司種種行為已激起民憤,也讓今年的大選形勢更加動蕩,這些事件的影響今后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平息。
對于醫藥公司和其他大型企業來說,這筆交易會成為恥辱的回憶。
輝瑞制藥終于還是聽天由命,終止了與艾爾建價值1600億美元的并購,如果該項并購成功,公司本打算將注冊地移至愛爾蘭。
就在終止并購宣布之前,近日美國財政部剛剛發布限制此類交易避稅行為的規定。美國財政部表示,新規并非特別針對某項交易,但起草規定時很明顯參考了輝瑞這項交易。按照此前的規定,規模較小的國外公司艾爾建如欲收購規模更大的美國公司輝瑞,只要艾爾建在新公司中占40%以上規模,就能適用海外注冊地稅收政策。艾爾建本來是滿足這項條件的。但執行新規后,公司在過去三年中并入的資產都不能計入,艾爾建就無法達到要求了。
奧巴馬政府出臺這種措施是否有點過份?也許。這種處理爭議的方式是不是有點簡單粗暴?很顯然。本質問題是不是美國公司稅務系統急需大力改革?絕對的。
然而,輝瑞董事會應該能料到新規出臺。
去年11月公司宣布這項交易時,我就在《CEO日報》(CEO Daily)上說過“無論對于公司還是國家來說結果都不會好。”現在雖然交易已停止,造成的影響遠未消失。無論是輝瑞并購,還是搞價格欺詐的同行威朗,醫藥公司種種行為已激起民憤,也讓今年的大選形勢更加動蕩,這些事件的影響今后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平息。
不管怎樣,教訓是明確的,大公司應該順應民意才能生存發展,如若不然就要付出代價,損人害己。
譯者:Pessy
審校: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