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系:亦敵亦友?
????習近平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國國家主席后,很快選定莫斯科作為自己外交出訪的第一站。這個決定讓很多人驚訝。習近平的出訪首站居然不是某個西方大國,而是俄羅斯。
????作為中國的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非常希望能像已故領導人鄧小平那樣以一個改革者的姿態出現在公眾面前。而鄧小平1978年12月確立核心領導地位后的第一次出訪目的地是華盛頓。這樣看來,習近平的選擇就更加讓人費解。很明顯,鄧小平知道中國的改革離不開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支持。那習近平這次考慮的又是什么呢?
????顯然,習近平要向西方傳達一個這樣的信號:中國在國際社會中還有另外一些重要的伙伴,中國也不再像以往那樣需要西方國家。
????“冷戰”時期,中國和俄羅斯曾是死敵,但現在表面看來兩國間的聯系卻變得更加緊密。這對雙方都具有戰略和經濟意義。從意識形態層面上看,兩國尤其痛恨西方國家推動他國政權更迭以及侵犯別國主權的行為(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去年中俄共同否決了聯合國安理會關于敘利亞的決議)。
????從經濟層面上看,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中國資源需求巨大,在這方面雙方似乎也能一拍即合。過去五年中,兩國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了一倍,在2012年達到880億美元。習近平在俄訪問期間簽署了一項關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的諒解備忘錄。毋庸置疑,這是他此次訪俄期間所簽署的最高調的商業協議。根據雙方簽署的備忘錄,從2018年起,這家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巨頭每年將向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但雙方在價格方面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分歧,還需要進一步磋商)。另外,其他中俄能源類企業間也簽訂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協議,其中包括在俄羅斯遠東地區投資額約為20億美元的煤礦開采合資項目。
????軍事方面,俄羅斯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先進武器供應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兩國關系的友好時期,俄羅斯曾向中國出售過精良的噴氣式戰斗機、驅逐艦以及柴油動力潛艇,幫助中國人民解放軍短期內就配備了關鍵武器裝備。考慮到向中國輸出武器裝備日后也許會威脅到俄羅斯自身,2000年普京上臺后對中國實施了武器裝備出口限制,俄羅斯的對華軍售很快停止。這個舉動曾經引起中國方面的不滿。但在本月舉行的中俄最高領導人峰會上,中國爭取到了更先進的武器裝備的購買權。根據雙方簽署的軍售框架協議,中國將從俄羅斯購買24架蘇-35型戰斗機(這個機型是具備隱身能力的第四代戰機)和4艘“拉達”級柴油動力潛艇(該潛艇為中國此前購買的“基洛”級潛艇的升級版)。眼下,美國正在推行“亞洲軸心”戰略。在這個背景下,中國這次的軍購無疑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
????中俄間如此廣泛的共同利益不免讓人覺得中俄兩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是非常自然的,甚至是必然的事情。這也正是習近平和普京對中俄關系的定位。
????然而,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存在假象。盡管雙方在莫斯科峰會上都做足了“表面功夫”,但兩國彼此間仍保持著深深的戒備。或者我們更應該說,自蘇聯解體后,中俄間從未存在過穩固的關系基礎。
????中俄關系實際上充滿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相互猜疑;從地緣政治學上來說,兩國也在暗中不斷進行相互對抗。也許中國是在崛起,而俄羅斯正在衰敗,但俄羅斯仍將自己視為一個在亞洲擁有發言權的超級大國,它會致力于維護自己的勢力范圍,特別是中亞地區。與此同時,中國認為自己在亞洲才是主導國家,而俄羅斯發揮的只是次要作用。的確,在中國對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略考量中,美國和日本的分量明顯要比俄羅斯重的多。
????這也正是俄羅斯為什么必須經常聲明自己的主張,以向世界展示其力量的強大以及地區影響力。越南在邊境方面與中國不斷發生沖突,而在地區安全問題上,俄羅斯一直都是越南的堅定支持者。俄方已經向越南賣出了六艘“基洛”級潛艇和十二架蘇-30MK型戰斗機,可能會對中國南海幾條關鍵航線構成安全威脅。此外,俄羅斯還遏制了中國向中亞地區的勢力擴張。例如,中國此前在中亞的一個大型能源供應交易未能達成就是因為俄羅斯從中作梗。
????就算是表面看來互惠互利的中俄能源貿易,背后也一直波折不斷。盡管雙方曾宣布達成過多項協議,但僅有一小部分最終得以成為現實。作為能源出售方,俄羅斯所追求的目標是盡可能高的賣價和盡可能多的買家。而作為購買方,中國急需的是壓低俄方要價,同時成為它在亞洲唯一的客戶。例如,經過雙方十年的艱苦談判后,俄方才終于開始通過一條管道向中國輸送石油(此前考慮到向日本和韓國供應石油的可能性,俄羅斯希望將這條石油輸送管道延伸至太平洋,因此一度拒絕通過該管道向中國輸送石油。)。俄方保證在此后的20年內一直向中國供油,而作為交換條件,中方則必須向俄方提供200億美元的貸款。至于習近平在莫斯科草簽的巨額天然氣協議,最終可能會因雙方在價格上無法達成一致而落空。
????然而拋開雙方間的相互戒備,中國和俄羅斯認為展示兩國間的友誼多少有點用處,至少目前是如此。在莫斯科舉行的中俄領導人峰會其實就是給美國看的一場“秀”。兩國都相信,他們的權宜聯姻或多或少都會增加自己與美國對話的籌碼。
????作者系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72級“湯姆和瑪格特?普利茲克”政治學教授,兼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非常駐高級成員。
????譯者: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