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談,誰占上風?
????每次中美高層官員會面,一些“保留節目”總是免不了的:美國會指責中國不正當地操縱匯率,壓低出口價格,然后抱怨中國政府在刺激老百姓消費上做得不夠。中國則反唇相譏,指責美國需要整頓財政秩序,并控制借貸。然后在雙方動真怒之前,兩國高官會見好就收,宣布一些商業合作協議,給會談畫上一個句號,以顯示中美關系其實沒那么糟糕。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此次訪美期間,中美雙方很可能會重演這出戲。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么它將掩蓋中美兩國共生關系中一個漸漸孳生的風險。中國政府正在將數以萬億計的資金投入到機場、鐵路、購物中心、辦公樓、醫院和體育場的建設中,而中國所采取的復雜的、帶歧視性的產業政策,很可能致使美國企業無法從中國的大規模建設中分到一杯羹。
????隨著中國崛起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中國也想提升自己的企業和產業,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中國的產業政策傾向于保護國有企業,這些企業能獲得補貼,并能夠從優先投標中獲益。中國還保護所謂的“垃圾專利”,即獎勵第一個注冊的人,而不是第一個發明的人。而且中國還要求獲得外國的技術,以作為外企在中國經營的條件。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主管國際事務的高級副會長薄邁倫是一位中國通,他指出:“中國想打造一批全國性的龍頭企業,并且想讓跨國企業將他們的一些技術轉移給本土企業。從國際標準和鼓勵投資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一個世界強國該采用的手段。”
????在短期看來,中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意味著美國企業在中國境內的商機將越來越少;而從長期看來,在政府的關照下,中國將產生一批巨型企業,足以在全球舞臺上與美國企業相抗衡。
????對于那些旅居中國的外企高管來說,中國的“中國至上”政策最令他們感到擔憂,在過去的一年里尤其如此。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像是在玩“打地鼠”游戲,因為總是有新的法規不知從哪里冒出來。此外,中國企業還常常打著“共同創新”和“再創新”的旗號,在采購時要求共享外企的技術,因此這些外企高管不得不考慮是否值得用技術來換采購合同。
????為了了解問題所在,有一份研究報告值得一讀,它出自美國商會前會長麥健陸之手,他是受美國商會的委托而進行這項研究的。麥健陸也是《十億消費者——來自中國商界的一線經驗》(One Billion Customers: Lessons from the Frontlines on Doing Business in China)一書的作者。他目前在中國擔任安可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的高級顧問。麥健陸的研究報告詳細剖析了中國的“自主創新”戰略,報告里充滿了令人不安的信息。
科技創新還是科技竊取?
????麥健陸指出,對于許多跨國公司——尤其是對科技企業來說,中國已經“撕破了友好的嘴臉”。在他們看來,在中國的“雙贏”投資現在已經變成了“中國贏兩次”,中國不僅在想辦法引資,同時也在獲取外資的技術。中國2006年的“十一五”藍圖規劃指出,要在未來十年內將中國轉變成一個科學和技術強國。許多跨國公司認為,這一規劃也是“以世界從未見過的速度,大范圍進行科技竊取的規劃”。
????麥健陸提醒美國官員和企業高管:“他們在訪問北京時會與一些中國的部長進行友好的貿易對話,不過這些中國部長們也正在制定計劃,以建立中國的自有技術和科技企業來取代他們。”麥健陸補充道:“中國的自主創新政策讓外國科技企業感到很苦惱,因為他們必須在今日的利潤與明日的生存間做出權衡。”
????中國的政府采購產品目錄也明顯偏向本地的制造商。消費品企業還會面臨復雜的安全標準,甚至在國際標準之上還有層層標準——“這往往推遲了外國產品的上市,與此同時,中國的競爭者卻在搶占市場。”就連一款新的口紅也會面臨長達數月的測試和認證。
????麥健陸還預測道,在政治層面上,中國的產業政策將引發“雙方的貿易爭端和激烈的指責”。而對于學術界和科研界來說,認為中國正在竊取西方科技這種看法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有些頂尖的科研人才為了尋求學術自由和科研成果而離開中國,但他們受困于中美政治,以及美國的‘安全偏執癥’,以至于無從施展。”
????由于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持續停滯不前,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正在采取進攻態勢。由此產生的附帶結果是,中國政府正在漸漸失去華盛頓的政治支持。前美國貿易大使蘇珊?施瓦布表示:“他們正在失去朋友,在私人部門、政府領域、學術界和華盛頓的智囊團中,那些支持貿易的堅定分子越來越感到擔憂。而當政治話題炒得太熱的時候,中國恰恰需要這幫人在白宮和國會里造勢,來為政治話題降溫。”
????公眾可能并不充分理解兩國對人民幣幣值的爭論,也沒有意識到這種爭論的重要性。不過,隨著美國開始高調宣傳公平意識,指責中國正在竊取美國的技術,以促進自身產業發展,這種宣傳將引起公眾的極大共鳴。
????對此,中國最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可能不在乎。不過展望未來,我們可以看出,現在正是奧巴馬和他的領導班子展開攻勢的時候。盡管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在2020年趕上美國,不過屆時中國的人均收入仍然只有美國人的三分之一。換句話說,美國仍將是中國的重要出口市場。
????施瓦布列舉出了一些中國政府面臨的危機,例如人口問題、貧窮問題,以及資源短缺。她指出:“中國的問題比美國的大多了。”這正是本周中美雙方的談判者需要記住的事。
????譯者:樸成奎